【廖叔叔健康天地】 感染腸病毒 配合飲食調理

廖建民 |2014.07.14
1404觀看次
字級

文/廖建民

「腸病毒」肆虐季節在夏季,溫度愈高病毒愈活躍。發現家中寶寶出現典型腸病毒症狀,如發燒或微燒,手掌、腳掌、屁股和膝蓋等部位呈現零散、小而長橢圓型淡紅斑疹或小水泡疹,不痛不癢,亦不結痂結疤,及口腔黏膜及舌頭、軟顎、牙齦和嘴唇出現水泡潰瘍,因而產生疼痛、厭食或流口水等現象,除了尋求醫生協助,可配合飲食調理。

一、簡單吃讓腸道休息數天。感染腸病毒時,數天內只吃流質且有熱量之食物即可,不可吃油類、魚肉豆蛋奶類、蔬菜水果類等食物,各類零食也不可食用,否則會增加腸道負擔,並誘發更嚴重發炎。建議嬰兒可用米漿代替牛奶二至三天,並額外補充葡萄糖維持體力,三歲以上的幼兒,可吃白米粥或白麵包維持體力,感覺無味而不好下嚥時,可配少許醬瓜,待正常時再慢慢復食。

二、攝取初乳中的活性乳鐵蛋白。依科學研究,乳鐵蛋白是轉運蛋白家族的一分子,可弱化腸病毒活性。有預防腸病毒的功能。另外,當腸病毒受到控制,症狀較為改善時,病患睡前可額外補充天然維他命E每天約1一百亳克,維持七天,有助於傷口癒合。

三、多洗手、少進出公共場所。預防腸病毒感染要勤洗手,外出回來一定要馬上洗手,更換衣服再抱寶寶。小朋友出去,回來也要落實正確方式洗手。此外,定期清理寶寶的玩具及日常用品,特別是當家人被感染腸病毒時,要注重隔離可能口、手會接觸之家庭日常用品及設備,包含碗盤、筷子、毛巾、牙刷、門把等,以利於預防交互感染。

目前並沒有可殺死腸病毒的藥物,當嬰幼兒被感染時,只能靠打營養針協助,期待被感染者免疫力發揮功能,打敗病毒並產生抗體。建議透過飲食規範,可減輕受損腸道之負擔,維持必要體力,都有利於患者自我修復。

(作者為廖叔叔健康屋教學中心負責人、諮詢電話:○九八二五四八五八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