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建民
腎臟是精密器官,要了解如何保健腎臟,預防腎臟疾病發生,必須對腎臟有正確的觀念。
腎臟接受體內最髒、最毒的血液,回饋最乾淨、新鮮的血液給身體,腎臟和肝臟是身體解毒排毒的一對守護功臣。但腎細胞很脆弱,老化可修補,死亡就無法再生。假如腎小球細胞長期耗損死亡到不足量,便要面臨洗腎的命運。
腎臟需要營養,不需要補藥、補品。保護腎臟要有充足均衡的營養,最重要的是優質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C、E與若干微量元素,例如缺乏膽鹼、鎂,容易產生腎炎。切忌隨便吃補藥、補品,藥物過多或不當反而增加腎臟負擔,造成腎功能障礙。華人迷信強肝補腎而進補,反倒害了肝臟和腎臟。
維持腎臟健康的基礎物質是優質蛋白質。因為優質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後,會進入肝臟製造成足夠的白蛋白送到腎臟,協助排毒功能。若是白蛋白不夠,會產生腎虛、腎虧、敗腎的現象,若因此而破壞腎臟,便會引發腎炎、尿蛋白過高,甚至洗腎。因此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腎臟自然健康,腎功能也就好。
台灣人的飲食有豐富蛋白質食物,但因烹調處理不當,讓優質蛋白質變成劣質蛋白質,反而增加腎臟負擔。
患肝臟疾病者要慎防腎臟疾病,對抗體內毒素,肝腎是一脈相連,互相影響。尤其台灣慢性肝炎或肝病比例偏高,更要小心腎臟保健。肝功能不好,無法嚴密執行解毒功能,使血液混濁度高,腎臟負擔便加重,使腎細胞壞死率增高。腎功能不好會影響骨質流失。
健康的腎臟能製造活性維生素D,以促進腸胃道及腎小管對鈣質的吸收。腎臟功能障礙將無法製造活性維生素D,那麼身體吸收鈣質能力降低,體內鈣質也會不斷流失,容易造成骨質疏鬆。
要保健腎臟先要有正確基本觀念,才能讓腎臟保健一次到位。
(作者為廖叔叔健康屋教學中心負責人、諮詢電話:○九八二五四八五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