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治療晶片植入腦 0.8秒奏效

 |2014.02.27
400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癲癇常無預警發作導致意外,甚至死亡,交大團隊研發癲癇治療晶片,零點八秒內可完成癲癇腦波偵測,並產生電流刺激抑制癲癇,植入患者腦部後,能終身使用。經動物實驗證實成功率百分之九十二,打破世界紀錄。

由前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帶領的生醫研發團隊,研發出精確且高效率的癲癇治療晶片,獲二○一三年頂尖國際固態電路會議「卓越技術論文獎」和「展示會賞識獎」。

交大光電學院院長柯明道說,癲癇治療系統晶片是將大小約零點三公分乘零點五公分的晶片,以鈦金屬材料包裝後,植入人體頭骨內。

系統晶片分成兩個部分,一是閉迴路訊號處理系統,可在零點八秒內擷取腦波訊號,一旦判斷訊號異常,可能導致癲癇發作時,就會立即發出電波刺激,達到癲癇治療的效果。

另一部分是無線傳輸系統,當患者植入晶片後,可經由隨身攜帶的體外控制器,以無線傳輸方式,提供晶片發出訊號時所需的電能,讓晶片植入後終身使用,不必再手術取出更換電源。無線傳輸系統也會把腦內偵測到的訊號回傳,提供醫師診斷用藥的參考依據。

柯明道表示,癲癇治療晶片系統的主要突破,是晶片體積縮小及耗電量減少,避免對人體造成干擾。無線傳輸系統以無線供電傳訊方式,可避免因換電池所提高的手術風險與醫療成本。

研究團隊已透過癲癇大鼠進行動物實驗,成功驗證各項系統操作正常,癲癇治療功效高達百分之九十二,未來將透過國家型計畫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交大也計畫籌設一家公司,協助醫師進行癲癇病症臨床治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