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首見伊斯蘭大展 深入穆斯林

林洛瀅 |2014.01.14
3056觀看次
字級
 珍貴的伊斯蘭《古蘭經》手抄本。    圖/方清滿提供
 台灣博物館展出珍貴的手工印刷《古蘭經》,其封面飾以貝殼,相當華麗。    圖/台北清真寺提供

【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為推廣伊斯蘭宗教文化,深度了解穆斯林生活與社會觀點,國立台灣博物館即日起至六月二十二日,舉辦國內首見的大規模伊斯蘭文化展「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展出全球僅存七本燙金版與手抄漢譯版《古蘭經》等二百多件文物,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土耳其貿易辦事處等十六國代表受邀出席。

台博館長陳濟民表示,伊斯蘭歷史有一千四百三十五年,是穆斯林的信仰依止與生活之道,但台灣對伊斯蘭文化歷史了解不深,普遍停留在恐怖與戰爭等刻板印象;期盼台灣走向國際化,同時以尊重包容的心了解另一個西方文明體系,真正認識伊斯蘭文化內涵。

順從阿拉

強調和平

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胡亞飛表示,伊斯蘭起源於沙烏地阿拉伯,原意為「順從真主阿拉」,強調穆斯林愛好和平,絕對不允許暴力事件發生。目前有十四億穆斯林人口,占全球近四分之一。台灣自一九四九年首批穆斯林來台迄今,若不含外籍人士,穆斯林人口僅近五萬人,數量稀少。

展覽由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策畫,內容包括:「神聖空間」、「生活與文化」及「時空走廊」三大主軸,展示二百餘件文物,含括《古蘭經》手抄本、手工印刷及袖珍本《古蘭經》、手抄漢譯《古蘭經》、生活器物、服飾、樂器、文獻、郵票等,完整呈現穆斯林的宗教、社會、生活觀點,以及各國清真寺建築、穆斯林生活影像、伊斯蘭信仰歷史脈絡。

被穆斯林視為伊斯蘭教聖典的《古蘭經》,有一百一十四章,已翻譯多國語言。

此外,穆斯林每天必備五大項功課,分別為作證(又稱「念」或「認」)、禮拜、齋戒、天課、朝聖。

念作證詞

淨化身心

穆斯林「作證」時,以母語和阿拉伯語念誦「作證詞」;一天五次朝麥加「卡巴聖殿」方向膜拜;每年以伊斯蘭曆第九個月齋戒,並誠心誦讀《古蘭經》,從中學習忍耐、同情與愛,並鍛鍊適應環境的意志力,以及淨化身心靈;每月撥出收入十分之一幫助他人;伊斯蘭曆第十二個月第八至第十日,要前往麥加朝聖,尤其穆斯林一生至少要到麥加朝聖一次。

關於建築方面,台博館解說員陳信鈞表示,清真寺外觀圖騰以植物、鳥類,或以庫法體《古蘭經》經文「真主至大」等作裝飾,圖騰或文字線條皆連續不間斷,象徵阿拉真主與真理永恆存在;目前台灣有七座清真寺,穆斯林主要聚集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