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叔叔健康天地】吃營養早餐 可改善體質

廖建民 |2013.11.04
2098觀看次
字級

早餐該怎麼吃才營養?具備「均衡的營養、酵素及活性因子」,才是營養完整的早餐,選擇天然食材,好好款待面對一天辛勞運作的內臟,早餐要有:A項—主食(麵食、米食、馬鈴薯),讓身體產生熱量;B項—蛋白質(魚、肉、豆、蛋、奶),是修補細胞再生、能量的來源;C項—蔬菜、水果,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可以促進人體對A、B項營養的吸收。

若無符合以上三項,只能說是吃「早點」,無法滿足身體休息一夜之後,對營養渴望的需求,長期下來內臟機能會漸漸耗損,加速身體的老化與降低免疫功能。早點只是讓我們吃飽,但早餐卻可提供內臟細胞營養,增加人體抗壓能力、細胞修護及排毒力、提升新陳代謝預防老化,因為早餐有以下八種好處:

一、讓想懷孕、孕期及授乳中的婦女得到該攝取的營養,早餐吃的好,子宮內的胎兒成長得更好,產後體態不易變形。

二、不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發育中的小孩特別需要補充高鈣及優質蛋白質的早餐。

三、幼稚園兒童是健康體質培養的關鍵期,培養孩子吃早餐習慣,可減少孩子在學校被交互感染之機會。

四、學生念書最好的精力來源,就是吃早餐,可增加學習力及記憶力。

五、手腳冰冷、怕冷的人,吃早餐讓心臟有力,循環好,身體才會溫暖。

六、吃完早餐再運動,可減少掏空肝臟、耗損心臟引起關節炎的風險。

七、早起忙碌的人不能只靠咖啡提振精神,需要的是營養均衡的早餐。

八、身體虛弱、經常生病的人,或是有更年期症候群的婦女,早餐吃得好是最佳的良藥,早餐的營養能滋養內臟。

好好善待自己,天天吃營養均衡的早餐,會讓自己生活的更輕鬆又自在,充滿自信。生活中,看病吃藥難以避免,但從小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可以改善體質及預防慢性疾病,要知道,其實身體最需要的是食物,並非藥物。

(作者為廖叔叔健康屋教學中心負責人、諮詢電話:○九八二五四八五八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