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誤為痔瘡 男子險沒命

 |2012.08.28
175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中訊】台中市四十五歲何姓男攤商半年前接受痔瘡手術,但一天跑廁所逾二十次仍無法改善,且常有血便,不勝其擾,求診發現離肛門約五公分處長了一個約十公分大的直腸癌,還好經治療救回一命。

澄清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邱錫雄說,肛門口直腸癌與痔瘡症狀相似,都不會痛、偶爾出血;兩者較大差別是直腸癌的血呈暗紅色帶有黏液,痔瘡的血則呈鮮紅色,直腸癌患者常有便意,但解不出來或解一點點,民眾若發現異常,應速就診。

邱錫雄說,很多病患注意是否有血便,但因偶爾一次不以為意,反而忽略直腸因腫瘤壓迫,如廁習慣明顯改變,加上痔瘡和直腸癌都是偶爾有血便,兩者症狀混在一起,易讓人誤以為是痔瘡復發。

如何預防大腸癌?

邱錫雄說,大腸癌初期沒有症狀,到後期出現大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末期嚴重腹痛,定期接受篩檢,飲食上多吃高纖、避免紅肉、油炸、燒烤等高油脂、易致癌食物,是面對大腸癌的最佳策略。

邱錫雄建議,大腸癌也會遺傳,直系血親在小於六十歲罹患大腸癌,直系血親罹癌時年齡減十五年,即為遺傳性大腸癌的警戒年齡,子女應從警戒年齡開始,每三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或出現瘜肉等症狀,就要開始接受檢查。

一般四十歲以上民眾,每年可做糞便潛血篩檢,每十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若發現有瘜肉,則改為每年檢查一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