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代繫茶緣,芳草報故園,在天仁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的思維裡,茶業既可富潤身心,又能廣結天下善緣,是「和諧又和平的事業」,投身近八十載換得滿腹茶經,滿腔茶情,信口吟起都是古今交錯的茶詩,「當你得意時,茶讓你平靜;當你沮喪時,茶給你安慰;當你燥熱時,茶還你清涼;當你寒冷時,茶送你溫暖。」
這位茶爺爺戴起眼鏡,看著前夜加班到十二點的訪談小抄侃侃而談,從種茶談到品茗,從產茶談到蓋起天福茶學院,士農工商的巧妙盡顯於歲月圓融中,「才剛從福建下飛機,今天晚上也很晚還有約,要去南投一個老鄉家喝點粥……,」套用大陸用語,日子真是搶分奪秒,席不暇暖,「所以我計畫三年後交棒,忙碌到八十歲也很知足了。」
因知足而感恩,感恩遍生瑞草,福被人間;感恩先祖從彰浦帶著茶仔播種在台灣;感恩父母調教與妻賢子孝,他更溫暖的說,還有成就世界茶王美譽的所有員工的無限恩情。
明天或許有轉機
回憶一生茶旅,總是悲歡交集。生長在茶世家,愛茶成痴,創業原本一帆風順,天仁集團巔峰期曾意氣風發的跨足券商、建設、茶商、旅行社及文物領域,穩居台灣龍頭。然而,世事難料,一九九○年響起平地一聲雷,六月六日真是斷腸時嘛?李瑞河清楚記得這個日子,他與幾位同鄉正在日本東京聚會,從一百多層高的帝國飯店往下看,有種站在雲端征服整個世界的胸懷,但一通報告天仁被股票套牢將遭退票的電話,讓心情如雲宵飛車,立即跌落地面。
「遠在海外,我的心懸在半空中,沒著沒落。」從東京趕回台灣,李瑞河癱坐家中整整一個星期,這是惡夢嗎?為什麼想醒都醒不過來?到第七天,李瑞河準備交代後事,卻有一個聲音理智的響起:「如果自己離開,只有個人解脫,公司的問題仍然不能解決,家人,員工都要受到傷害,還是等一等吧!明天或許會有轉機。」
沒有走不通的路
李瑞河陷入回憶,依然語帶哽咽。好友連番的支持無異成為再站起的最大力量,前副總統謝東閔也給他打氣說,世界沒有走不通的路,失敗不能失志。於是,他優先處理房產還債,寫了信向妻子道歉,「請諒解我,同情我好嗎?等將來東山再起,我再買一棟還妳。」
以過去「陽光下做人,風雨中做事」的承擔,親友陸續解囊相助,讓李瑞河得以在故鄉福建揮別夕陽,迎接朝陽。反敗為勝因由,除了遵行「十條」自勵外,也徹底實踐毛澤東名言「享受犧牲,犧牲享受」,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喝茶來保持身心平靜,不讓自己胡思亂想,「否則無顏見『海東』父老。」
由「江」改為「海」,用這種李氏幽默來表示成敗的嚴重,超乎想像。李瑞河還笑著打比方,鄧小平不也三起三落嗎?自己沒有在怕,「無論姓資或姓社,為人民造福就是好生意,」他的意思是,資本家主義或社會主義其實無分好壞,主要是看行不行得通,是不是當下環境迫切需要的。
自認黑面賊剋星
選擇過海打拚也經深思熟慮。雖然當時尚未三通,李瑞河卻認定兩岸終將「茶來茶往」。「台灣產茶漸少又競爭激烈,不如到大陸拚拚看,為大陸同胞打開喝茶風氣,」自己本精通品種、季節、產地、資訊、市場、資金與倉儲等七個茶業要件,融會貫通就能致勝。「都說茶葉是黑面賊,但我自認是剋星,茶葉長得黑黑綠綠的,外行人看不懂,容易上當受騙,我卻能識破它們。」
的確,創業以來無一日懈怠,鑑茶早已爐火純青,這特異功能始終打遍兩岸無敵手!「高峰期時一天要喝到四五斤茶,桌上排滿二十杯,一一點評判斷。」大陸電視台聞風把此品茶功力搬到現場直播,還引起驚嘆連連。
有一次,他審評定價十八種鐵觀音茶樣,指著其中一種說,「這號茶不錯,給價兩百五十元一斤。」等過了午飯,突然又想起那號鐵觀音應是超值的,立即叫員工用密碼沖泡:「我一定可以回頭找出那號茶。」
品茶至爐火純青
怎樣可能?茶樣品質價格所差不遠,黑壓壓堆放一塊,如何能找得出來呢?結果,李瑞河細致地喝了一遍,指著一個茶樣說,「這就是我剛剛說不錯的那種。」打開標籤一看,真的沒錯耶!放下茶杯後,他還善意的交代員工再加五十元來鼓勵茶農種出優質產品。
又有一次,李瑞河在雲南工廠看到牆角堆著幾袋茶葉,無人聞問,已落滿灰塵,下意識的,他用腳踢一下,聽到「沙沙」回聲,這聲音十分特別,打開袋子一看,是喬木大葉普洱茶。廠長說,這些茶葉沒人要,「那我全買了。」回到福建做評鑑,的確是難得一見的好茶,加工後推向市場,大受歡迎。
如此使出特異功能,再搭著經濟起飛的順風車,老天終於還給好人公道。利用優勢創造優勢,利用先機創造先機,天福茗茶如今穩居中國最大茶企業,除了西藏,所有省分都看得到「天福茗茶」高掛的招牌。
回顧中,含有無盡的回甘,正是──清風拂處,靈芽吐香,細雨飄時,萬山酥潤,洗卻清塵露玉身,春雷過,待纖纖摘取,人間仙英…。
成長故事
簡樸老闆第一人
在美麗的南投茶山,祖母哼起採茶歌伴著李瑞河度過童年歲月。老人家一手提壺,一手拉著他去涼亭給莊稼人送茶水,一杯水,一份善意,等他走路剛走穩,也提著大壺為父親叔伯送茶水,大人耕作的汗珠滴在黃泥土上,漾動著小小心靈對茶農艱辛的體恤。尤其半世紀前,種茶的人多,買茶的人少,自家喝的是摘掉葉子的茶梗泡的「排骨茶」,所謂「燒瓷的吃缺碗」。
李瑞河回憶,茶商到家收購茶葉,總是舉棋不定,母親眼看沒著落而發愁的臉,讓李瑞河下定決心扛起家計,用一部腳踏車跑遍高雄、台南陌生村莊,入門看人意,入山看山勢,見農說農話,以勤勞和誠懇打開當地市場。
賣茶郎雖然身材挺拔、一表人材,但因為九個弟妹的沉重負擔和賣茶沒前途的刻板印象,相親之路並不順利,直到二十六歲老大不小了,一個軍中戰友才為他介紹了秀外慧中的蔡麗莉,成就一樁美滿良緣。
其實相親之初,女方家長一聽說他家情況,也如所料的拉下臉,不過李瑞河壯著膽子說:「我們雖然兄妹眾多,但如果以後每個人都開一家茶行,那九家茶行就可以組成一個大公司,讓你女兒當老闆娘…。」準岳父聽後哈哈大笑,誇這小子有氣魄!
迎娶美嬌娘後,夫妻倆在台南市開設第一家天仁茗茶,以此為基地,以半世紀歲月延伸出世界茶王的不搖美譽,但因貧困出生,李瑞河也被形容為「簡樸大老闆第一人」,上班就和員工一樣穿工作服,穿了幾十年還是那一套,長褲磨光變薄,他幽默說是「比較透氣」,襪子破了個大洞,又說這樣「不會腳臭」。
衣著如此,對食物更是珍視,「東西好用,食物好吃就好,合適比昂貴重要。」有一次,福建居所蓮蓬頭要更換,員工從一百元開始報價,最後選了最便宜三十元的。李瑞河以身作則,時時把握成本觀念。
因為花錢機會不多,李瑞河常忘了帶錢,有一次吃路邊攤時遍尋身上口袋,只有支票,前來搭救的堂弟不禁開玩笑說,「總裁,可以少帶錢,但不能都不帶呀!」他總單純的在想,「省起來,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這不就是茶文化醞釀出來的溫潤世情嗎?
老帥復仇記
「返功」大陸 解救同胞
十八年來,李瑞河剋守自定「四不一沒有 」紀律,不抽菸,不賭博,不喝酒,更不吹牛,也沒有包二奶,全心工作而「月亮當太陽,下雨當沖涼,不眠不休,沒年又沒節。」甘之如飴,以茶會友。他說,交到品德在自己之上的良師益友,才是一生最大財富。
「天福茗茶五年內可望在對岸拓點到兩千家,十年的目標三千家。茶是華夏民族的國飲,市場無邊無際,我們拿下第一名也只占百分之三,還有這麼多空間,大膽去衝吧!」
以心帶人,以德服人,必要時以霸氣懾人,和全體員工共存共榮而建立中國最大茶葉集團後,李瑞河重返台灣「收復失土」,買回天仁茶葉股權,現持股超過百分之三十五,上演了一齣「老帥復仇記」。
把反攻大陸改編為「返功大陸」,前退輔會主委許歷農到漳州參觀茶學院時,李瑞河記得當時還開玩笑地的行了個軍禮說,「報告老總統,我已經完成任務,不發一彈,收復失土四百公頃(蓋廠地),解救大陸同胞五千名(員工數量)。」
這款李氏幽默,總引起哄堂大笑。
反敗為勝
總裁出發10勵
˙脫去受盡創傷的老皮,今天是我新生命的開始。
˙沒有時間去恨,只有時間去愛天下的一切事物,從今天起,我要用內心的愛迎接每一天。
˙不依賴明天,也不懷念昨天,我的時間只有今天,今天的每一分鐘都要拚命。
˙我要為這一天、這一周、這一年、這一生確立目標,用最大的毅力和智慧,創造生命一百倍的價值。
˙發揮美德、奮鬥不懈、燃引天賦的潛能,開創不凡的勝利,莫忘我就是造物者的奇蹟。
˙我要堅韌不拔嘗試,像頭猛獅,勇往直前,直到成功。
˙情緒像潮汐,我是強者,我要駕馭情緒,要做一個了不起的主人。
˙笑是天賜的恩物,我要用笑來迎接天下人,用笑來迎接天下物。
˙成功不會再等待,我現在就要起而行動,我要指揮,我要服從自己的命令,走向成功。
˙祈求我永遠做個謙恭的人,在失敗中種下成功的種子。長久記住真正的偉大是單純的;真正的智慧是坦誠的;真正的力量是謙和的。
小檔案
李瑞河,天仁天福集團總裁,被譽為「世界茶王」,現代中國茶文化創始者。1935年出生於南投植茶世家,祖籍福建漳浦。
1953年創立台灣天仁集團,1993年赴大陸開拓天福集團,現為中國茶葉第一股,並建立全球最大茶博物院及天福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