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偷聽說一位寡居的老太太藏有許多珠寶,就前往她家行竊。悄悄潛入後,發現老太太剛剛去世,枕邊有一紙條,大意是說,若有人希望得到她的遺產,請以義子身分為她舉行葬禮。事成之後,有人會告知你藏寶地點。
原來,這位老太太無親無故,臨終前,擔心後事無人料理,便想了這個主意。小偷搜尋了半天一無所獲,本想離開,但又怕失去獲得珠寶的機會,不得已先安葬老太太再說。事後,小偷等了數天也無消息,失望之餘又去了老太太的寓所,發現門上有一封條:此屋已典當,有事請到某街某號找房主聯繫。
小偷找到房主說:「我來取乾媽生前的東西。」房東說:「可以,但你必須先付清她生前所欠的房租。」
小偷付錢後,房東說:「老太太說過,會有義子來替他付房租,看來她是個誠實人,這是她讓我交給你的遺書。」小偷打開一看,頓時呆若木雞,只見上面寫著:我身無分文,但大腦不笨。我會在天國讓上帝保佑你!
這段外國笑話,有點像蒲松齡的俚曲《牆頭記》,聽起來並不好笑,卻能啟迪人心。《牆頭記》說的是妻子早亡的張木匠對兩個兒子十分溺愛,含辛茹苦地將他們拉扯成人,垂暮之年卻得不到奉養。好友王銀匠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謊稱張木匠暗藏許多養老銀子,誘得這兩子爭相養爹。
這世上,很少有不撒謊的人,只有撒了謊而不敢承認的人。騙子無疑都是撒謊的人,但撒謊的人不一定都是騙子。就像《牆頭記》中的王銀匠一樣,笑話中的老太也撒了謊,可她卻並非存心行騙,只是利用了那顆貪婪的心,被騙的不也是小偷,同樣是那顆貪婪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