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日本石卷市因三一一地震海嘯,導致當地報紙無法印刷,出現手寫版報紙,並獲美國新聞博物館收藏。台東縣池上鄉退休教師張勝雄回想六十年前花東地震,當時也曾出現手寫報紙,然而這些都是新聞從業人員敬業的典範,想起來記憶猶新。
日本宮城縣石卷市是這次日本東北地震重災區,當地因停電無法印刷,地方報《石卷日日新聞》記者便拿起紙筆發新聞號外,張貼在各避難所入口,事後手寫報紙獲美國華盛頓新聞博物館收藏,見證日本新聞從業人員敬業精神。但台灣早在六十年前也有類似事蹟。
六十年前(民國四十年)花東出現芮氏規模七點三的大地震,許多房屋倒塌,台東池上一個月後仍有震度六級餘震,摧毀不少房屋,當時他就讀小學,拿到政府發的救難鉛筆,還曾看過手寫報紙。
他出示民國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的手寫版報紙影本,有許多舊地名,包括「花蓮米崙」、「台東新港」等等,其中也顯示台灣舊有美德,如標題「商人皆存良心、各物並未漲價」。而相片也以手繪插圖取代,如標題「瓦礫中一枝獨秀、棚屋內電炬通明」再搭配小圖。
張勝雄表示,其實當時報紙印刷已相當進步,只是那家報社在地震中被震垮,因此無法印報,僅能靠記者拿著蠟紙手寫刻字,再透過滾筒一張張印出來,最後以人力發送到各地,「這種刻字工夫要很好,不然會沾墨,出來就變成黑黑一片」。
「這種敬業精神值得欽佩,我一直沒有忘記,」張勝雄說,三十年前有次他再度看見幼年的手寫報紙,觸動他的懷舊心情,事後透過關係印了一份,就是想留下歷史的見證,「想不到日本也出現手寫報紙的情況,說起來,我們還比他們早了六十年,但敬業的精神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