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肺炎鏈球菌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尤其以五歲以下孩童為高危險群,醫師發現自市面上推出肺炎鏈球菌七價、十價兩種疫苗後,疫苗包含型別的感染率明顯下降,威脅較大的置換成其他未被包含的型別,又以血清型19A為禍首,容易成為致命的侵襲性感染。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表示,感染肺炎鏈球菌,輕微症狀造成中耳炎、鼻竇炎,嚴重則侵襲性感染,惡化成肺炎、敗血症、腦膜炎,日前一名三歲男童,因持續發燒與腹痛就醫,X光發現半片肺葉已經發炎,後來擴及全肺,緊急使用葉克膜,血液培養發現就是感染肺炎鏈球菌19A。
呂俊毅說明,肺炎鏈球菌的血清型別至少九十多種,台灣流行的型別包括3、6、19A,前兩者在疫苗推出後被抑制,臨床上發現感染19A的患者明顯增加,尤其19A有高抗藥性、高侵襲性特性,因此一感染就容易發病,而且不容易治療,目前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患者中,就有三成是19A造成。
疫苗仍被視為最好的預防利器,呂俊毅表示,即將上市的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血清型別就包含19A,不過若家長已開始讓孩子接種既有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他建議至少接種完兩劑再轉換。如果孩子之前沒有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年齡在兩歲以內,可考慮接種兩劑十三價疫苗;如果年齡超過兩歲,因年紀增長使得免疫反應能力較好,接種一劑即可。
目前不論那一廠牌的肺炎鏈球菌疫苗,均需自費,接種時程為滿兩個月、四個月、六個月各一劑,一歲至一歲三個月接種第四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