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睺羅尊者,乃世尊出家前當太子時與王妃耶輸陀羅所生。釋迦牟尼佛成道六年後,回到家鄉迦毗羅衛國,度化當時十五歲的羅睺羅出家,請舍利弗為和尚,持沙彌十戒,成為佛教僧團中第一位沙彌。
羅睺羅由於成長在王宮裡,改不掉驕縱的習氣,還是會捉弄人。當有人想探望佛陀,尋問佛陀在何處時,當佛陀在甲地時,他就說在乙地,他看到別人上當而來回奔跑著,常常開心地哈哈大笑。佛陀為此,狠狠地訓斥了羅睺羅。
有一天,佛陀到羅睺羅住處,洗足以後,指著洗足的盆對羅睺羅說 :「這盆裡的水可以喝嗎?」
羅睺羅回答:「佛陀!洗足的水很汙穢,不能喝的。」
「你就和這個洗足的水一樣!」佛陀訓斥他不精進修道,亂開玩笑騙人,如同清淨的水裡有了垢穢一樣使人厭惡,無法讓人珍惜,到了命終的時候,還要墮在三惡道中。
佛陀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擊中羅睺羅的心,讓他很慚愧,發願要努力改變自己。從此,羅←羅面對其他比丘,自願讓步;在路上被惡漢打破頭,他都能忍辱。
某天,佛陀和羅睺羅一同行乞,佛陀說:「羅睺羅!你要觀色是無常的,受想行識也是無常的;你對人的身體和心念,以及世間上的一切森羅萬象的事物,都應作無常之想,不要執著。」
羅睺羅聽聞後,回精舍,禪坐思維法義,心地豁然開朗,證得阿羅漢果,時年二十歲;佛陀稱讚他:「在我的弟子中,羅睺羅比丘是密行第一。」
由於羅睺羅十五歲剃度,因此石雕像以年輕僧人造型呈現,除整體形象較其他羅漢像圓潤外,面頰有明顯的酒窩,雙手拱手作揖,以示對佛法抱以最虔誠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