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打造首座海底地震站增加10秒預警時間

羅智華 |2010.12.17
2161觀看次
字級

1976年7月28日,位於中國河北的唐山歷經了一場撼動山河的大震,突如其來的天搖地動,震醒了許多還在睡夢中的唐山人,頃刻間,一棟棟建築物淪為倒塌而下的破瓦殘垣,讓數以萬計的災民頓時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家園……。對許多看過電影《唐山大地震》的人來說,相信對這樣的場景仍記憶猶新,儘管已過了三十年,但對曾親身經歷過喪親之痛的唐山災民來說,仍是難以抹滅的記憶。

儘管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但直到今天,地震仍是科學家最難以預測的天然災害,即使透過尖端科技,仍無法確切掌握地牛會在何年何月翻身。

正因如此,日本、歐洲、美國、等國這些年都紛紛投入「地震預警系統」研究,希望能在強震發生後,就能在第一時間通知各地民眾緊急避難,爭取更多黃金逃生時間。

而身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界的台灣也同樣積極加入地震預警行列,像是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就打算於明年三月在宜蘭頭城外海鋪設台灣第一條海底電纜,打造首座海上地震觀測站,未來當地震發生時,將可在強震波傳至人口密集區的前十秒前發布地震警報,發揮強震預警功能。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台灣本身是由板塊擠壓、推擠而形成的島嶼,加上地處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易因板塊間擦撞而引發地震。

根據統計,台灣東部外海板塊碰撞區域的地震約占台灣地震活動的70%,為提升外海地震的監測品質,中央氣象局決定建置海纜式海底地震儀觀測系統,名為「台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MArine Cable Hosted Observatory, MACHO)。

郭鎧紋說,海纜長度約為四十五公里,並將裝置海底寬頻地震儀、強震儀與海嘯壓力等觀測儀器來監測地震與海嘯的發生。由於地震發生時會引發P波與S波,S波因震幅大,所以會帶來較強的破壞,但S波傳遞速度卻比P波來得慢,因此觀測系統就可以利用P波的偵測來發揮地震預警功能,增加分秒必爭的逃生時間。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顏宏元表示,P波又稱為垂直震波,S波則是水平震波。在地震波中,P波是傳遞速度最快、最早被監測到的震波,也有科學家稱之為或縱波(Longitudinal wave),其傳遞方式有點類似聲波,速度約為每秒八公里。為建構這套地震觀測預警系統,郭鎧紋表示,地震測報中心從三年前就開始進行海底電纜鋪設路線調查及海底地形勘查,緊接著開始進行前置作業,等到海纜舖設完成,確認運作順利後,就可正式啟動這套觀測系統,提高外海地震的偵測效率,爭取地震預警時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