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翁云真台北報導】二代健保法未能如期三讀,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認為,衛生署對無收入者提出虛擬所得,不公平性連執政黨立委都難以接受。督保盟強調,當然希望二代健保法盡快通過,但如果多花兩周討論能換取至少使用二十年的二代健保,是值得的。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二代健保採用家戶總所得概念,保費會隨著家戶總所得及眷口數浮動,很難明確計算多少人會漲保費,重點是如何更公平「量能付費」,因此訴求費基要真正擴大到有錢人,而非一味要求降低費率。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也批評,衛生署計算家戶總所得時,對於明知屬於多金的退職金和炒股、炒樓的資本利得,以執行困難而不願納入,卻又對無收入者逕自推估虛擬所得,「簡直是柿子挑軟的吃」,強調不需要劫貧濟富的二代健保,否則只是更惡化健保體質。
專長社會保險的南華大學教授鄭文輝認為,二代健保既然規畫每個人繳交基本費三百五十元,為何對無收入者依國民年金推定有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元的收入來加計保費,以費率百分之二點七試算,每個月要繳四百六十七元健保費,反比衛生署規畫的最低保費還要高。
參與起草二代健保法的前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也直言衛生署看似抓出部分有實質收入的「假貧民」,但邏輯上根本不通,一方面賠上「真貧民」的權益,另一方面也只是美化費率,費率愈低、對於高所得者其實愈有利。
對於執政黨提出列舉扣除額的版本,等於是改採淨所得來計算保費,滕西華強調,費基會比現行健保還小,若依此實施,「二代健保只是南柯一夢,不如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