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師感懷 (上)

文/鍾文音 繪圖/周麗英 |2010.10.27
3512觀看次
字級



幾年前,我曾在《福報‧副刊》寫文:〈尋找上師之路〉,陳述自己如何在遊歷印度與尼泊爾等各大聖地時祈願著遇見上師,以及尋找上師的種種歷程。

從尼泊爾返國後我遇到了自己夙緣裡的根本上師———卻映多傑仁波切,幾年下來更確立了上師與弟子的緣分是生生世世早就結下的,沒有人可以告訴我關於我的根本上師是誰,我知道我的心會告訴我,我內在的神性會指引我。遇師之後,我更明白上師不是一個名詞,上師是一個動詞,他能破你無明,開啟你的心,轉你的善念,如果夠幸運,上師還可以幫你生死大事。

同時在佛法中心多年後,我的孤僻習性也被打破不少,同時明白一個佛法中心要開枝散葉之不易,我常想,譬如佛光山這樣莊嚴宏大的佛法中心,當然絕非一天造成的,佛光山能夠遍及海外,全因星雲大師的眾弟子們明白弘揚上師功德事業與度眾弘法之重要,思及此,我總是汗顏自己對上師做得太少太少。

另外,這幾年常常有人問我,你的上師是誰?當他們發現是一個他們從沒聽聞過的名字時,他們很疑惑,甚至瞬間冷淡,不再提問。我頓時感到悲哀,心想難道「名」師重要於「明」師,難怪有人稱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的佛法團體中心就像是「佛法超級市場」,許多人看得眼花撩亂,使得許多人盲目追逐名師,或者聽聞媒體亂報,彷彿名師是名牌似的。這是簡便年代的危險「心靈販售」,我是一直非常小心地看待,我認為真正的大師不會說自己是大師,他一定是謙虛者,因為他和眾生同平等,他的心都在佛法上。就像一個真正的文學家不會說自己是大師,因為他的眼他的筆只關心作品寫得好不好。

有許多人習慣遊走在許多佛堂道場,且常帶著各種批評的眼光與流言,沒有守護佛法中心與忠貞之心者,反而會傷害團體,我以為這些人通常是不受佛法中心歡迎的。這就好像一個人不斷換工作,或者談戀愛,到處灑下誘惑與言語的煽動,這種對中心一點好處都沒有的人,試想哪個中心會歡迎呢。許多人無法待在一個中心,這和上師及中心事務無關,根本原因全是無法處理自己的心,顏面、瞋心、貪心、我執……其實只要我們轉念:有什麼事比得上「上師與佛法」的重要呢,這一想,所有的我執就瞬間消失了。

遇師之後,更重要是「建立師徒關係」。這是我給許多不斷追逐各式各樣佛法中心者的建議,因為建立師徒關係就如同握有心的鑰匙,有機會藉此打開自性。試想一個和你沒關係的上師如何幫助你,佛法無邊卻無法度無緣者啊。

然而別人不知吾師,我應感到惶恐,因為那意味著身為弟子者做得太少。

所以現在我想來談談遇師之後,我歷經的點滴感懷。

首先我必須說,每個人在遇見上師卻映多傑仁波切之後,也曾歷經一段甜蜜期,也就是初學佛者一開始時會很精進,覺得佛在身邊,老參學久了卻常是佛在天邊。甜蜜期何來?上師和弟子未建立師徒關係時,自然是客氣以待。一旦弟子皈依上師了,建立師徒關係了,那麼在金剛乘裡就形成「三昧耶戒」,也就是弟子對上師的誓言不能有所違背。至於皈依什麼呢?皈依簡單說就是皈依上師法教,從此依教奉行,皈依三寶,皈依自性。

皈依上師後,其實也只是進門而已,連登堂入室都還沒有,這怎麼說呢?皈依就好像只是登記至佛教徒門下而已,但那個牢固的「自我」並未離去。

這時候問題就漸漸來了,甜蜜期之後是掙扎期。各式各樣的心魔與世間魔全來了,想輕鬆又想修行,想上課又想去玩,想禪修時偏遇加班,想做功課時想睡覺,想打坐時身體不好,想念經時偏偏昏沉,想吃素時常常有飯局……

接著是布施難,布施財物或者布施時間的掙扎再次浮上←面。所有佛法中心的成長必須靠所有的弟子財施與法施,也就是弟子有責任蓋好一間完善的佛法中心來延請上師到佛堂授課,所有的弟子也有義務將上師所教導的聞思修法義分享散播出去,這時候許多弟子的心又開始掙扎了,因為他可能陷入佛法中心的諸事纏身裡,這時候他的情緒症狀將樣貌百般。他可能想:「為何都是我在做事呢?」「為何都是我在出錢出力呢?」「為何別人都可以不來,而我得天天來呢?」「為何有做不完的功課?」「為何學習佛法這麼累?」……他頓時忘了上師,只記得了自己,同時開始分別心起,忘了學習佛法全是自願,且是為了度眾而來的。

可見遇師之後的掙扎絕對比遇師之前還多,所以佛法中心的學生來來去去是很常見的事,但我也發現,也有些人在一個中心一待就是二三十年,說來是「緣分」使然,也是「大信」之故。

我覺得不論世間與出世間的掙扎或者佛法中心的勞心勞力等等,此都是可以逐漸被超越與克服的事,只要想到「生死大事,無常迅速」,就會勉勵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而遇師之後最要緊的是「如何和心靈導師相處與維持戒律的清淨」。蓮花生大士曾說 :「我的法非常殊勝,但也非常危險。」意思是金剛乘最重要的是「一切依止上師」,也就是最重要的是「上師相應法」,修一法如修萬法,因此殊勝,但也很難,因為眾生有自己的想法,我執甚深,加上上師以凡人肉身顯現,不免就有許多弟子難「視師如佛,視眾生如上師」了。

也因為師徒之間的關係建立如此地重要,因此大部分的上師在尚未與弟子建立清淨的關係時,是不會親自灌頂的。

一旦建立關係後,客氣的表象當然都要揭除,因為彼此已是師徒關係了。真正的上師就開始給具器弟子諸多功課了,就像著名的馬爾巴大師與密勒日巴尊者的關係,他們示現了最不凡的師徒關係。

上師故意考驗你,耍你,揶揄你,責罵你,玩笑你,擺布你,疏遠你……隔沒幾日,可能又幫助你,對你笑臉,送你寶貴禮物……,如此這般的「師徒遊戲」不知要來來回回多少次,上師藉此了解弟子心性與習氣,具器弟子也藉此明白了上師的用意與教誨。所以幸運者成為上師身邊的隨侍,侍者和上師的關係當然就更深了。我一直很羨慕那些夠格擔任侍者的人,這意味著他們獲得了更進階的信任,也意味著可以隨時聽聞上師的日常教誨,這種福報首先當然是一種緣分,但也可以說是隨侍弟子的一種發心與出離心。(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