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據之趣】隔岫花香

王兆貴 |2010.05.31
1347觀看次
字級

在莫嵇山一處山坳,長有一株蒼老的臘梅,根部如虯,枝幹似鐵,總在大雪飄飛時節綻放,但由於山勢和風向的原因,只有在特定的位置才能欣賞。

山坡有一座古剎,裡頭有位老僧人叫若無。每年冬天,若無都要翻山越嶺去看臘梅。賞臘梅的路徑亂石嶙峋,雜樹叢生,再加上積雪,崎嶇難行。有一年,若無在回程中摔了一跤,如不是被一棵老樹的枝杈掛住僧衣,差點兒就跌進深谷。弟子們也好不容易才把他搭救上來。

到了第二年冬天,若無照例要去賞梅。弟子們勸他萬萬不可,建議來年春後,大家把臘梅挖出來,移回寺院栽種,豈不免去翻山越嶺之險?弟子們良苦用心,若無自然理解,但他還是像朝聖一般,堅持要去。他說:「但凡山靈野物,天生地養,競勝圖存,歷久習焉,倘假手於人工,遷則難適,據之無趣。」

這番話,細細想來確有禪理。

山野間的生物,因為習慣了那裡的環境才存續下來,如果人為將它遷於他處,是難以存活的,所謂「遷則難適」就像達爾文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據之無趣」則是說,世上的東西,一旦占有,興趣也會隨之消退。許多兒童對新鮮的玩具,特別是自己沒有的,興趣大得很,可是一旦買回來,不到半天,便丟在一邊了。大人又何嘗不是 ?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定力強的人也許能夠不為所動,但心理上的拉鋸恰好說明:愈是難以企及、難以得手的東西,吸引力愈強,隔岸花影是興趣的磁石;愈是沒有距離、唾手可得的東西珍惜度就愈低,占有是對欲望的消解。這番話,我是多年後才開悟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