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電影院】人生最艱難的挑戰 為你祈禱 摯愛無盡

蘇蘭 |2010.03.27
2233觀看次
字級


現實人生驟變可以超乎你所有的預期與想像,近期兩部電影正好反映我的心境——如何面對摯愛的遠離,依然堅強勇敢甚至更有意義的過下去?

為巴比祈禱

Prayers For Bobby

一九八三年,少年巴比選擇自殺作為對父母、社會的最大抗議。因為巴比在坦承自己是同性戀後不僅受到眾人排擠,也得不到幫助與支持。就連他的父母也因為信仰而認為同性戀只是生病,總有一天會治好的。巴比的母親瑪麗葛瑞斯在他死後,投身於PFLAG(同志家長聯盟)並帶著全家投入同志運動。

這真實的故事不僅被前華盛頓郵報記者李瑞艾倫斯(Leroy Aarons)寫成書《Prayers for Bobby: A Mother`s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Suicide of Her Gay Son》(為巴比祈禱:一名母親對同志兒子自殺後的調適),也拍成電影《為巴比祈禱》,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以及二○○六年演出大導演克林伊斯威特巨作《來自硫磺島的信》的萊恩凱利(Ryan Kelley),成功詮釋母親與善良同志兒子面對家庭、信仰、友情、自我巨大壓力下的痛苦、無助以及改變。

生長在眾人眼中幸福美滿的家庭,巴比是最受寵愛的兒子,他擁有全家人的愛與期待,但這一切在他向家人坦承自己是同性戀後就改變了。巴比的母親瑪麗葛瑞斯是虔誠的教徒,她深信同性戀是絕不被容許的。於是透過各種管道,想盡辦法要治好巴比的「病」。

身陷教會、家庭及同儕壓力下的巴比,最後選擇了用死亡作為對母親的抗議,以結束生命作為最後的妥協。巴比死後,他的母親才終於了解巴比當初想傳達給她的心情,懊悔與淚水也喚不回逝去的生命。瑪麗開始接觸與她類似的個案家庭,並接受各方的建言與不同的觀念。為了巴比,她決定帶著全家投入同志運動,希望藉由巴比的犧牲幫助更多家庭。瑪麗的挺身而出,為許多家庭與同志青少年發聲,她希望巴比的死亡不是悲劇,而是每個家庭幸福的延續。

真實生活裡的瑪麗葛瑞斯從當年到現在,依舊不間斷地為同志家庭發聲,並協助許多同志青少年走過難關,她努力不讓自己身上的悲劇發生在其他家庭。

瑪麗談起兒子時說道:「我相信巴比在另一個世界都知道這裡發生的事,很感謝他為我的生命帶來的改變。我希望人們透過電影可以了解自殺永遠都不是解決的方法。要多一點耐心,不要放棄希望。」瑪麗葛瑞斯為同志人權所作的奮鬥,讓她成為當代最有名的人權鬥士之一。

《為巴比祈禱》四月十六日在台灣上映,除了希望觀眾可以看到如此感人肺腑的電影之外,更希望觀眾裡有許多為人父母者。許多同志青年因受到誤解而感到沮喪、甚至崩潰時,需要親人伸出手拉他一把,當父母親可以更體諒孩子,更明白他的處境時,悲劇就不會發生,盼望我們的社會將因此片消弭歧視,能公平地對待、尊重同志,願意傾聽同志的心聲,真心接納而非孤立他們。

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父母課程」,所有職業跟輔導相關者皆應看,其重要性不下於《自由大道》(Milk)!我與一位導演的團隊七人一起看片,八人無一不垂淚。

雪歌妮薇佛的演出與在《阿凡達》的表現有天壤之別,為母者必能將心比心。而若能在兒子生前學習接納、順其自然、幸福著他的幸福,則更是為母的「強」!

摯愛無盡

A Single Man

這是另一部面對生死與自我的深刻作品,巧的也是同性故事、意外痛失所愛、生命頓失所依;不同於巴比母親的奮勇站起為同志發聲,這是關於喬治在伴侶吉姆喪生八個月後,天人交戰、糾結掙扎、最後盡人事、聽天命、漫長而奇特的一天。

第一次當導演拍電影的前任GUCCI時尚總監湯姆福特(Tom Ford)以與同志伴侶相處二十三年的生命經驗,選擇了克里斯多福艾舍伍德一九六四年的原著小說《A Single Man》,在銀幕上唯美呈現。

柯林佛斯(Colin Firth)在片中飾演一名五十二歲英國文學教授喬治,與交往十六年的男友在加州同住,在男友因車禍猝逝後,他強忍心中傷痛,井井有條地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心中卻難掩厭世的念頭,並暗中盤算著離開人世的計畫。

當你突然接到最好的朋友或是摯愛———根本是自己的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的自己———驟然消逝,會有怎樣的反應?喬治那一分鐘的情緒變化特寫,直到電話那端:「喪禮只有家人才能去…」,不只是震驚、不知所措、不能接受又不得不接受而流下兩行淚的過程,讓人心都揪在一起……此後八個月他幾乎都讓電話一直響不再接。那個被電話告知死訊的過程,足讓柯林佛斯拿下最佳男主角,他的深情詮釋勇奪二○一○英國奧斯卡影藝學院BAFTA影帝大獎。

明知心愛男友心有所屬,卻仍痴情等待的查莉,天真地以為男友愛侶猝逝,他終有重回自己懷抱的一天,可惜她錯了!他可以把妳當成避風港、陪妳吃飯、聊天,卻無法把「這種」真心給妳!相愛十六年的同志情人,和貌合神離九年的伴侶,你要那種?伴侶夫妻朋友親人都是表象關係,這種唯一的真心,每個人都一樣,端看你放在哪裡!

年輕大學生對教授喬治的愛慕,終於敲開他封閉的心靈。但這過程是有意思的,喬治會隨身攜帶他初次見面送的削鉛筆器,他原以為教授會選理智的藍色,結果拿的是黃色。又如,心懷仰慕的學生邀喬治去游泳,還故意使用激將法,這是一種試探、關懷、直覺的擔心與挽留。

無論是何種愛,愛到深處皆動人且傷人:心碎可以致死,而全片就是尋死的過程:掙扎、猶豫、絕望、孤獨!連小女孩都要問:「你為什麼看起來那麼哀傷?」

喬治說了三次「未來是死亡」是本片關鍵。

查莉是對照組的「歹活」,與最終喬治的「好死」壁壘分明;「好活」當然是最佳選項,但不一定可得。全片最悲哀的是查莉說的:「沒有人需要我!」最單刀直入的對白是西班牙路人卡洛斯對喬治說:「你需要被愛!」人活下去不就為了這兩句———付出愛與被愛!失去這些,生命便輕如鴻毛。

生命的意義彰顯在學生的「在乎」老師、與確切不讓老師落單的「陪伴」;這可放大也可忽略的對待,在喬治生命的最後一天,展現奇妙的轉變力量。

「沒有傷心這件事的世界,我也不待了…」喬治的最後一天,肉身尚在,而眼神已飄至遠方。結尾告訴我們:留不住的,再怎麼用力都留不住;即使自身幡然醒悟,尚想轉彎試試,偏偏天意不允!為此,我讓淚流乾。

一如《阿凡達》的宗旨「愛」———愛環境、接納跟我們不一樣的人……用不同題材闡述同樣的人本情懷。真愛應無私,學習接納對方所接納的;愛要及時;失去是另一種獲得,獲得也是失去的開始;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