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草】不快樂的理由

愚庵 |2010.02.25
1564觀看次
字級

最近一位奧地利的富豪貝雷德捐出了他的所有財產,一共一億五千萬台幣,作為公益基金,當他完成這個工作後,自己深深歎了一口氣說:「我終於可以從不快樂的惡夢中解脫」。

貝雷德出生於一個清教徒基督家庭,從小的家教就是努力工作,簡單生活。到了六十歲退休時,貝雷德終於擁有傲人的可觀財富,貝雷德住在湖光山色的地方,在普羅旺斯還有度假的莊園,照理說他應該很快樂,但是貝雷德活得並不快樂,醫生也察不出他有任何憂鬱症,可是貝雷德還是不快樂,後來他自己終於發現,他的不快樂是來自內在深沉的罪惡感。

有一次,貝雷德和朋友一起到非洲旅行,在草原上駕駛滑翔機遨遊天際,可是回到地面後看到窮困的非洲部落生活,再比照自己的豪奢,貝雷德認為自己的富有和他們的貧困一定有某種關連,這一個他所發現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貝雷德,從此貝雷德再也快樂不起來了,他吃不出味道,每天恍惚著,原來這就是所謂的罪惡感。

其實非洲的貧窮原因相當複雜,這裡有數百年來西方的掠奪,也有自己的貪婪、政治的腐敗,但是從更直接的角度來看,的確是來自世界上的分配不公,富人一擲萬金,窮人貧無立椎,貧富差距從個人到國家無所不在。

地球上六十億人口,只有六分之一生活尚可,六分之五都在貧窮線下掙扎,單單是中國及次大陸的印度南亞就占了人口的一半,可是富人還是少數。

教育的確是脫貧的方法,但是貧窮有時是被種姓及不公平的制度所捆綁,光是教育,還不足於解決這些問題。

俗話說:「財富不能帶來幸福,但是貧窮卻帶來不幸。」這句話是至理名言,人的一生能夠維持貧富天平兩端平衡的是少數,在覺醒後,散盡家財的人更是少數,但是多的是留下一堆財富徒留爭端的人。

像貝雷德的人如果能夠多一點,那麼這個世界的貧富差距就能縮短一點,世界的和平就能長一點,否則,一旦窮人無米可食,鋌而走險,遭殃的是全世界。

一個西方清教徒出生的人也能捨得,能看空看破,可見佛陀的教義不在表象,而在本心,一點點罪惡感,也是悟道的良方。

(本專欄每周四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