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蛙一聲呱 漫畫笑哈哈 蛙蛙書店的文創即時通

郭士榛 |2010.02.07
3014觀看次
字級

「蛙蛙書店」賣什麼書?

走在車水馬龍的八德路與松江路口,以大眼青蛙作為造型的蛙蛙書店招牌格外明顯,店內專供漫畫、武俠、奇幻、言情小說,可稱是台灣漫畫休閒書集中地。同時,也是漫畫領域中,除了漫畫家、編輯、出版社與租書店以外,另一個不可或缺的端點,就是漫畫通路商。

蛙蛙負責人陳肇偉,站在第一線觀察市場變化,對於漫畫產業的發展自有一番見解。

陳肇偉說:「台灣漫畫市場基本上格局比較小,漫畫創作的文化基底不夠深,但仍然有優勢,就是相對的比較活潑、多元、自由。」他認為,台灣漫畫創作者目前最缺乏的是畫屬於自己的體裁,陳肇偉指出,台灣漫畫家很少描繪自己習以為常的事物,他們忽略了這些題材當中,正潛藏著打動本地讀者,開創自己市場的可能性。

產銷一體 走向國際

陳肇偉認為,台灣應利用創作上自由度的優勢,儘可能將文創商品做出來,並求精致化,創造出可能會行銷到大陸的作品。基本上,大陸目前市場活力很強,再加上現在大陸官方排日,人民也不親近日本,因此台灣有機會,創造屬於華人的商業作品,一定要抓住大陸市場消費行為,動則可賣幾萬本、十幾萬,對漫畫家的鼓勵很大。

另一方面,政府機關在推動漫畫文創的政策上不應拘泥形式,更需要針對特性發展。目前也身為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召集人的陳肇偉,一直想推「產銷一體」經營模式!像新聞局每年舉辦劇漫獎,找出有能力說故事畫畫的人,接下來,政府要有配套措施去訓練,像是有經費送出國學編劇、製作觀念,培養漫畫家具備多元能力。除了作品好外,還要重行銷,將作品賣出去。(圖/記者邱麗玥攝)

現在新聞局有「漫畫千里馬」活動,配套卻沒做好,所以陳肇偉指出,台灣現在最重要應將漫畫工作團隊整合好,大陸市場把握好,儘可能培養好的畫家,把作品行銷出去,這邏輯可以建議政府推行。

「推動本土創作,也是為台灣自己的漫畫產業,開發出一條可以長久持續、穩定且獨立的發展道路。」而面對目前本土漫畫家單打獨鬥,又欠缺發表平台的現況,陳肇偉說,新聞局的「劇情漫畫獎」除了獎金的頒發以外,其實可以有更多協助提升本土創作能見度的措施,例如和出版社合作,協助漫畫家出書、宣傳等等。

讀書座談 凝聚漫畫力

二○○八年新聞局「劇情漫畫獎」首獎《柯普雷的翅膀》,是很亮麗的一本本土創作作品,陳肇偉在書店推銷這本著作,參與座談時都把書帶到現場與別人分享。

陳肇偉也提出,多舉辦漫畫家讀書會,以座談會形式的補助方式,除了可以吸引讀者關心台灣漫畫產業,另外,與現有的「劇情漫畫獎」結合也有聚焦作用。以此種方式來補助漫畫產業,也不會過度干涉漫畫產業的運作。

分析台灣漫畫產業未能發達的另一項原因,陳肇偉表示,是八○年代漫畫家的創作力未能傳承。而日本的漫畫產業,多半是小團體工作室的經營方式,讓有能力在市場上立足的漫畫家,能夠提攜自己的助手,讓更多人有同台競技的機會。

陳肇偉認為,雖然日本漫畫產業相對於台灣,確實非常發達,然而近些年來,也面臨了創作流於制式、故事愈來愈少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台灣漫畫應該要奮發起來,這不只是愛惜本土、培育本土創作,同時是為產業的整體著想。」陳肇偉說,「如果是國人創作,不只是在銷售上有更多可以著力的地方,同時,也能夠跳脫完全受制於日本的現狀,開發出新的市場與讀者。」

順勢而行 化阻力為助力

雖然漫畫漸式微,陳肇偉仍覺可以走下去,這幾年累積的資源,轉變成創新的動力,尤其在文創產業轉型過程中,他認為,漫畫一定要有故事內容的延續,像《七龍珠》、《好小子》,都可以出版好幾十本,日本漫畫家同一作品一畫就幾十年時間,《尼羅河女兒》、《千面女郎》,作家都已五、六十歲,故事仍在持續中,因此養成一批固定的讀者。

台灣市場太小,又講求速度流行,難讓優秀創作者在此生根。陳肇偉預估台灣漫畫市場頂多再撐三年,去年銷售量已開始下滑,有許多不利因素浮現,一是在網路上看盜版免費漫畫、動畫人口比例增加,且我們百分九十九都是日本漫畫,而日本也積極發展電子書,不透過台灣授權,到時就沒有書可賣,未來,除了服務現有的漫畫讀者外,上網看漫畫已成趨勢,抵擋是沒有用的,台灣在近三年就可看到很大的改變。

蛙蛙未來發展方向就是創造自己的商品,陳肇偉表示,漫畫家將說故事能力轉變成商業行為,可以和企業商品做結合,變成包裝一部分,不但解決產品行銷的問題,也幫漫畫家製造產值。陳肇偉表示,未來他想做經紀人,經紀人可做藝術家和企業間的潤滑角色,大家一起努力幫台灣漫畫家找出路。能讓優秀漫畫家獲得企業認養,縱使五十萬贊助費,起碼可讓漫畫家一年不愁生活,專心創作出好作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