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二號 觀測溫室效應 一目了然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 |2009.01.23
3130觀看次
字級

汶川大地震發生迄今已屆滿八個月、重建計畫正如火如荼展開,回顧川震發生的當時,高達芮氏規模7.8的劇烈搖晃,不只造成數以萬計的人民傷亡、無家可歸,更「震驚」了世界各國專家與民眾,讓大家深刻體會到地牛翻身的巨大力量。而就在地震過後第二天,台灣立刻透過福爾摩沙二號衛星拍攝到北川災區衛星的影像資料,並針對川震前後的災區影像進行比對分析,不但從中推估出災區山坡的崩塌面積,更為災後救助工作助上一臂之力。

什麼是「福爾摩沙衛星」?一般民眾常可從電視新聞中聽到這個名詞,但卻不見得了解個中奧妙與所扮演的角色。回顧台灣太空計畫的發展歷程,從1991年以來,台灣已經成功發射三顆衛星。其中,福爾摩沙衛星一號(FORMOSAT-1)是於1999年發射,已於2004年完成階段性任務。

而知名度最高的「福爾摩沙衛星二號(FORMOSAT-2)」則於2004年5月21日成功發射,這不只是台灣第一個自主性遙測衛星,也是目前可以看到極區衛星中、具有最高解析度的一顆,並且在2004年12月因首先觀測南亞強震與海嘯災情影像而揚名國際,引起世界各國矚目,讓許多科學家都見識到台灣衛星發展技術的深厚實力。

  甫於去年獲得俄羅斯最高科技成就獎「俄羅斯聯邦工程科學院士」榮耀的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劉說安表示,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可用來執行資源探測與科學研究等任務,應用範疇相當廣泛,像是環境監測、災情評估、都市規劃、土地變遷及利用等等。而每日再訪功能及高空間解析度更是「福衛二號」的優勢,因此福衛二號可在同一區域的上空進行連續性拍攝,不間斷地觀測某個區域地貌變化,對於像汶川地震這類的重大天災災情變化觀察來說,是很好的監測利器。

劉說安指出,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的攝影模式主要為衛星本體旋轉(Body Rotation)同步取樣模式,除了可以透過向前、向後的觀測來進行「立體攝影」外,亦可即時支援重大災害的影像拍攝,像是2004年震撼人心的南亞強震與海嘯、2008年發生的緬甸風災以及汶川大地震等,都是很好的例子。透過福衛二號即時影像的拍攝,不但讓各國政府更能掌握對災情的評估與判斷,亦有利於災後的重建工作,可說是一舉數得。

 台灣大學地質系副教授沈川洲表示,對地質學家來說,遙測衛星是個得力助手,其「一覽無遺」的特性有助於專家學者以「宏觀」的角度來觀察地震斷層面,進一步探究斷層走向與地震成因。

不只如此,科學家還能透過像福衛二號這類的遙測衛星來了解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的變化。台灣大學全球氣候變遷中心主任柳中明表示,透過衛星影像遙測,可以幫助科學家觀測冰河消融情況。

  而這也是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投入的研究之一。劉說安表示,福爾摩沙衛星二號不只可協助拍攝大規模的災後影像,還可應用於「極地觀測」,拍攝北極海冰融化、冰層裂縫與南極冰架崩解的衛星影像,從中「微觀」極區的地貌變化,成為監視全球氣候暖化的有力工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