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華獨創脊椎手術 成功病例逾萬

 |2008.12.24
689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行醫二十五年的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部主任張國華,因獨創的十二項手術方法、上萬成功案例,而被國際脊椎醫學最重要的期刊《Spine》稱為「The miracle doctor」(奇蹟醫師)。

從中學就已是S型脊椎側彎患者的美國傳教士David Atkin,三年前,畸形脊椎不僅造成下背痛、無法站直,也壓迫到內臟、神經,甚至不能與小兒子玩耍。張國華用新手術矯正側凸胸椎、再利用矯正力量帶動腰椎,不需要像傳統手術開兩次刀,也將手術時間從八到九小時,縮減為二到三小時。

手術六個月、脊椎正常後的David,不但恢復生活品質,也輕鬆參加「鐵人三項」。

七年前的豆豆,脊椎側彎到七十度,經常手腳痠麻、無法久站,連醫學中心的醫師都不願冒風險動手術,只好南下找到張國華,終於擺脫關節、骨頭的痠痛,長高五公分的她也恢復自信。

張國華說,脊椎是支撐人體的重要骨幹,因此又被稱為「龍骨」,前後有重要的大血管、中樞神經,開刀風險性極高,幾乎是「非死即殘」,但這也是他為什麼鑽研脊椎手術的原因。

他表示,脊椎手術的突破,來自軍人父親嚴格的教育、以及中華文化像是太極「以柔克剛」的啟發。因此至今仍維持每天跑五千公尺、吊單槓,以便有足夠體能面對與生命交戰的工作。

然而僅藉一人之力能救多少人?於是張國華便將研究發表、為各國來的醫師示範手術。Discovery頻道推出「聚焦台灣」節目,首集即介紹台灣這位深具特色的醫師張國華,節目於本周日晚上十時首播。

醫療辭典

脊椎側彎從後面看,脊椎呈現弧度,可能是S型、C型,或多彎、甚至螺旋狀。

其中「特發性」最多,常呈S型,多是由遺傳導致,在青少年期趨向嚴重,約百分之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困擾,可能造成活動受限、疼痛等問題,因此小學生若有脊椎側彎,要特別留意,以利及早發現、治療。

另外,還有先天性結構不良及「醫原性」脊椎側彎,因外傷、退化以及手術傷害造成。

資料來源/張國華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