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孫運璿紀念館 由安身之所到立命之處 文/丹青 |2025.08.15 語音朗讀 29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外牆上的紀念館標誌。圖/丹青紀念館全景模型。圖/丹青入口處的孫運璿肖像。圖/丹青一九七八年行政院接收後加蓋的洋房。圖/丹青 文/丹青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生前戮力從公、清廉自持,更是代表台灣經濟、科技發展及國際現代化過程中之重要推手。二○○六年,其位於重慶南路的宅邸被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二○一四年,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簡稱孫運璿紀念館)在此落成,並開展一系列展覽、講座與活動,讓紀念館不僅紀念過去的成果,也成為持續創造新價值的起點。孫先生來台後,居所隨著職務不同,幾經更換,但都是借用機關宿舍,並無置產,最後才以行政院長身分住進重慶南路的宅邸,其簡樸亦由此可知。一九四七年他擔任台電機電處長時,分配的住房是台電位於長安東路的日式木造宿舍,僅有四房,卻住了一家二十口人,其擁擠可想而知。直到升任台電總經理後,孫先生才搬入濟南路的住處。該住所為日據時期日本三菱重工社長宿舍,房舍面積不大,且已是和、洋混合建築。之後,歷經台電總經理、交通部長、經濟部長與行政院長前期,一直都是住在那裡。台電總經理任內,孫先生應世界銀行邀請,遠赴奈及利亞擔任電力公司總經理,三年後回國,仍是住在濟南路。而當時他在奈及利亞配住的宿舍,竟比國內多數首長宿舍還大,不但有大花園,更配有五名幫傭,連幫傭的家人也住在一起。可見,當時國內大官的居住條件,還比不上奈及利亞。孫先生回國後,接續擔任交通部長、經濟部長與行政院長。後來因濟南路要拓寬馬路,維安不便,蔣經國總統於是安排孫先生搬入重慶南路巷內的宿舍。此宿舍群,乃一九二○年代日本政府所建的台灣銀行日式官舍,光復後由國民政府接收,任顯群、黃少谷、顧祝同將軍等名人皆曾在此居住。一九七八年,行政院接收此官舍,並加建洋房,成為和洋混合的官邸。孫先生於一九八○年遷入重慶南路官邸,直到逝世都居住於此。期間,他因中風辭退行政院長職務,政府體念他對國家的貢獻,讓他在此復健、養老,這也是孫先生來台後居住時間最久的地方。這座宅邸,見證了他從緊張繁忙的公務生活中抽離,轉而安度平凡寧靜的日常;是他身心安頓的歸屬之地,也是他一生的終點。這一座占地八百六十六坪、和洋並存的宅邸,在改成紀念館之後,依然秉持孫先生的風範,以各種科技、人文的展示和研習活動,繼續服務社會,也讓民眾有機會了解當年奠定台灣經濟繁榮的黃金時代;就連今日有「護國神山」之名的台積電,也是奠基於孫先生創辦的工研院時代。可以說,此紀念館已跳脫了「名人故居」的範疇,而成為彰顯孫運璿一生戮力奉公、為國鞠躬盡瘁的精神典範。 前一篇文章 【文史雜談】虎父虎子 下一篇文章 【撫今追昔】危樓歷劫自崔巍 熱門新聞 01如水的歌聲2025.10.1902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3【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祈福.勝尾寺2025.10.2006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7【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8【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9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10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走進大西南】 怒山裡的傈僳族 (上)【Me, Then Blue──陳厚玏藝術創作歷程】 海韻之禮【東瀛遍路】上野公園清水觀音堂【歷史點滴】林口的蛻變 從茶園、磚廠到新市鎮崛起(上)【書藝心語】你有多幸運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走讀城鄉】從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到圓山別邸【走讀城鄉】台灣文學糧倉【走讀城鄉】無圍牆博物館與帽子歌后──鳳飛飛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