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埋在千年古村下的神殿 ──乩童、祭司與阿波羅神 文/王文靜 |2025.08.06 語音朗讀 1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德爾菲博物館「鎮館之寶」駕車手的雕像,高1.8公尺,是青銅雕像的傑作。圖/林宥萱開挖出來的德爾菲露天圓形劇場。圖/Shutterstock德爾菲博物館「鎮館之寶」駕車手的雕像,高1.8公尺,是青銅雕像的傑作。圖/林宥萱國家地理雜誌專刊報導德爾菲百年考古。圖/國家地理雜誌 文/王文靜一個村子地下,竟是被喻為「世界中心」的古希臘神殿!而且,埋藏千年。這裡,曾經也有「乩童」卜卦。怎麼回事? 古希臘神話,宙斯為了尋找世界的中心,放出兩隻老鷹各往東、西方向飛。最後,牠們在天空交會,宙斯便在那裡放下一塊石頭──這就是世界的中心。相遇點,正是希臘山中的德爾菲(Delphi)。將近三千年前的遙遠的山間,一座容納五千人的露天圓形劇場、阿波羅神殿、雄偉屹立的雕像……。國王、英雄爭相來尋求阿波羅神的指引。神廟內殿,女祭司坐在三腳架上,阿波羅會透過她說話。預言往往模糊,最有名的是關於一場戰爭。小亞細亞的克羅伊斯王向祭司詢問:「攻打波斯能否戰勝?」她的預告是:「如果你渡過這條河,一個偉大的帝國就會毀滅。」克羅伊斯王欣喜,他的解讀是,能打勝。 萬萬沒想到,「一個偉大帝國毀滅」,指的是自己的王國。因為神諭,德爾菲成為希臘城邦的共同聖地。如果某個城邦想要彰顯戰爭成就,會在德爾菲建造紀念碑,這使得德爾菲的紀念碑和雕塑數量驚人,從雅典人、斯巴達人、馬其頓人到羅馬人都傾注財富。BBC紀錄片《The Bellybutton of the Ancient World》描述當時的德爾菲:「它融合藝術、宗教與財富,若以現代而言,相當於瑞士銀行的財富、梵蒂岡的宗教力量,及世界盃的廣告能見度……」叱吒一時的聖地,在西元三九二年,因為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禁止異教信仰,關閉了希臘神殿,終結阿波羅崇拜。之後的兩千年,羅馬人來了、土耳其人來了,統治希臘。古希臘消失了,德爾菲也失蹤了,變成山村卡斯特里(Kastri)。滄海桑田,一直等到希臘脫離土耳其獨立,希臘人重新認知到過去的輝煌,德爾菲的發掘工程才被啟動。但難題來了,考古開挖,要先將世居於此的村民集體遷離。村民不肯走,甚至阻撓開挖,僵持多年。沒想到,不知是否阿波羅神顯靈,一場強震摧毀村莊,給了考古轉機。考古工程從一八九二年開始持續一百年。在十八公頃的挖掘基地,鋪設近五公里的火車軌道。開挖隔年,就發現阿波羅神殿的主祭壇。還有很多運動員雕像。德爾菲曾經每四年舉辦運動會,規模僅次於奧林匹克。如今在德爾菲就地建立的博物館,鎮館之寶就是一尊駕車手的運動員雕像。這座青銅雕像高有一.八公尺,是青銅雕像的傑作,連眼睫毛都可見,眼睛是鑲鉗玻璃。一九○七年,西班牙設計師馬里亞諾(Mariano Fortuny y Madrazo)仿照德爾菲青銅雕像「駕車人」的服飾,設計出一件極富藝術性的褶皺禮服,命名為「德爾菲長袍」(Delphos Gown)。它突破當代服裝束縛,也開啟女性服裝的自由化,成為二十世紀初最具代表性的時尚與藝術品之一。這件禮服甚至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收藏。一九九二 年,德爾菲特地舉行發掘一百周年慶。當我在「國家地理」History專刊「Myesteryear of Delphi」,讀到這座近三千年的希臘聖地如何在一千年後重見天日、看到當年山村仍在的一張黑白照片,激動莫名。三千年、一千年、一百年,這三個數字扣成的考古傳奇,將是我秋天的一趟旅程。♣ 前一篇文章 【人間百味】風災 下一篇文章 泥壤與晶鑽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5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6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7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8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9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記憶長廊】荷蘭豆炒洋菇【遇見荷】如荷【時食有味】酸甜人生果【十步芳草】我在,春天在【台語詩】女中路 茄苳老樹【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荔枝乾的產地 也是蟲蟲大觀園 作者其他文章【王文靜看世界】世界車燈之王帝寶──走過地下錢莊歲月的賭神【王文靜看世界】銀行家羅伯特.雷曼──百年大都會博物館來台背後【王文靜看世界】黑夜前行十八年 ──三百億電纜王國的73座電廠【王文靜看世界】傳奇! 削鉛筆機到半導體產業【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王文靜看世界】尋找緬甸小女孩── 伊洛瓦底江畔古老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