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文/程憲 |2025.08.02 語音朗讀 4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光電板下的魚塭。圖/123RF架設太陽光電板,並不會影響下方的植物與水產。圖/123RF颱風丹娜絲造成嘉義新塭滯洪池水面光電受損。 圖/立委王育敏辦公室提供用清水清洗光電板便足矣。圖/123RF圖/123RF太陽光電模組組成,如同熱壓三明治的太陽能光電板構造圖。 圖/環境部簡報 文/程憲丹娜絲颱風侵台,毀損屏東、台南、嘉義等地合計14.5萬片光電板,不少光電板更因而破損並浸泡在積水中,預計至少要花一個半月才能清除完畢,有民眾憂心:泡水光電板是否會造成環境汙染,釋放有害人體物質?坊間也出現各種說法,讓民眾莫衷一是……丹娜絲颱風摧毀南部沿海光電案場,引發社會關注。環境部部長彭啟明也立即出面澄清:光電板組成成分92%可以回收、不會有毒,也將持續對受災案場進行水質調查,初步調查結果顯示並無異常,但民意代表仍希望能將光電板納入環評,進行總體檢,顯示民意仍心存疑慮。屬較低階半導體產品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能源產業部資料表示,在一般人既定印象中,太陽能光電板猶如「能夠將太陽能轉化成電力的蓄電電池」,但由於一般「電池」含有毒性電解液,釋出於自然中時,常會汙染水源及環境,毒性也會危害人體,因此民眾難免擔憂這些放置在戶外的太陽能光電板,歷經日晒雨淋後,也可能泄漏出化學物質。但實際上,太陽能光電板與其說是電池,不如說它其實是一片比較低階的半導體。因為其薄薄的板子,主要是由N 型與 P 型兩種不同型的矽半導體構成兩極,接著透過導線連接,將太陽能光電效應產生的電流,進一步連接到電網被加以運用。多層材料熱壓三明治也曾有國內科技產業負責人,以更接地氣的方式,將太陽能光電板模組的構造,比喻成「熱壓三明治」,意指光電板其實就是好幾層材料壓平後的板子。仔細拆解光電板的材質:最上層是玻璃;再來會有兩層封裝材料,夾著最核心的發電元件矽晶片電池串列,以避免受潮;最下層則是背板。如同三明治的內餡及起司片在高溫下被土司包裹好,太陽能板製作過程中,封裝材料會被融化具有流動性,與玻璃和背板一同將矽晶片電池串列包覆封裝,最後再將鋁框塗上矽膠後進行裝框。曾被質疑恐有害環境隨著太陽能光電板一片片鋪得愈來愈多,從生產製作、維運發電,到退役回收,即便貼著綠能標籤,也免不了承受社會大眾升高的好奇與質疑:太陽能發電會不會「汙染環境」、會不會「破壞生態」? 更何況,製作好的太陽能光電板的使用壽命長達20~25年,即便在裝置和使用階段,對環境沒有衝擊,但在製作生產、除役退場之際,會不會對環境造成負擔呢?畢竟,過去有不少報導資訊,控訴太陽能板的製作過程產生切削液、矽汙泥,造成嚴重環境汙染……革新製程除汙染疑慮對於此一質疑,台灣光電業者坦言,過去生產技術不成熟時,的確出現過一些令人憂心的案例,導致不少人因此對太陽能光電板有了不良印象;但隨著製程革新,這些問題已不再出現,例如原本切割晶體的金屬線改為鑽石切線,就不再產生有毒的切削液。而製作太陽能矽晶電池的工廠,既然像是較低等級的半導體廠,所有製程都在科學園區進行,自然接受高規格管制。工廠產生的汙水、汙物,皆會在排放前經過處理,成為低環境影響的物質。而光電板生產端下游的組件廠,則只進行各部分的組裝工作,完全沒有汙染的疑慮。已考慮使用過程風險光電板製作過程已被證實不會影響環境,但還是有人擔心:為完整接收太陽能而定期清洗的過程中,會不會用到有毒化學藥劑?據網路媒體「泛科學」調查發現,太陽能光電板就如車子擋風玻璃般會鍍膜,其目的是抗反射、增加光電轉換效率,反而不能用化學藥劑去清洗,所以通常是以清水(特別是軟水)定時沖洗的。至於遭遇到非典型情況,例如此次丹娜絲颱風的襲擊,太陽能板碎裂掉到水中,又會如何?業者表示,業界製造的太陽能光電板,都經過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1215 及 IEC 61730規範標準,規格必須經過嚴格測試,也就是將板子曝露在高溫、高溼的環境長達3000小時,模擬在大自然環境中的加速老化,再把它擊破投入水中,模仿外力的破壞。7天後進行檢測,發現水質依然符合飲用水標準。超前建立完整回收鏈而當太陽能光電板老化退休時,拆解開來的每個組件,均是相當單純的物質。從鋁框、玻璃及塑料封裝材料,都可回收再利用。只是目前台灣退役的太陽能光電板數量仍太少,市場需求還不足以支撐完整的回收產業鏈。為此,政府超前部署,自2019年起新設置的太陽能光電系統,每片模組都經編號列管,並預收每千瓦1000元費用,作為未來的模組回收基金。預估隨著退役量增加,市場擴大,再利用的產業鏈也會隨之成熟。現下業界與政府、各法人也正攜手合作,目標在20年後光電板第一波大退役潮來臨前,找到更有效合適的太陽能光電板回收方法。現時研發方向是往物理性拆解的回收方法前進,以避開使用高溫燃燒產生有毒氣體、危害環境的銷毀方式,在環保永續的前提下,做好後端回收,幫助台灣加速脫碳。光電板安安靜靜發電 可能許多國人尚不知道,在天氣好的日子,台灣太陽能發電在日間尖峰時段,已能扛起超過22.3%的用電量,裝置容量已達1萬4281千瓩,在再生能源發電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未來台灣還會努力提升再生能源於總發電量的占比,因此太陽能的發展備受各界關注。台灣太陽能發電截至2023年底,總體太陽光電發電量為152億9593萬度,占整體再生能源發電量的57.3%。雖然風力和陽光同為再生綠能,但與風力發電機組產生的低頻噪音相比,太陽能光電板可謂是:躺在屋頂上、地面上、水面上,悄悄用光發電的「安靜能源」。太陽能光電板的架設,可分為屋頂型、地面型及水面型。能用免費的陽光發電聽起來很棒,陽光同時也是生態系的重要能量來源。但當太陽能板密密麻麻地鋪在農地、魚塭上,似乎會影響底下植被、魚群的生長。推動者建議民眾有空不妨到太陽能光電板案場走一遭,便會發現架設的太陽能板,板與板之間是保有間隙、可讓陽光透過的,底下的植物仍能正常生長,在光電板拆除後也不會變成一塊荒地,也因此,除草成了許多案場維運的必要工作。而水產經實測也能維持有7成的產量。 前一篇文章 特殊木製穹頂 改善海龜雌雄比例 下一篇文章 熱門新聞 01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2【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5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6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7【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8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9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10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特殊木製穹頂 改善海龜雌雄比例無人潛艇 北極海製冰保凍新科技新解方 改變世界生態北市公教場館 22日起不提供免洗餐具汰換空調設備 降溫兼顧減碳取消物種管制 減少糧食危機 作者其他文章汰換空調設備 降溫兼顧減碳綠色航運當道 不減碳就繳錢各大金控 校園徵才合計4萬人撞到月亮的樹 台灣杉成東亞最高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