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 文/黃作炎 |2025.08.02 語音朗讀 5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謝弘志教學不限對象,孩子也能樂在其中。圖/謝弘志提供作畫及教畫是謝弘志最開心的時刻。圖/謝弘志提供謝弘志的畫作中,常見細膩的親情流動其中。圖/謝弘志提供謝弘志為如今任教的台南市白河區內角國小設計一座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公仔。圖/謝弘志提供教樂齡族繪畫,也帶他們參觀藝文展覽。圖/謝弘志提供謝弘志與以媽媽為畫中主角的作品合影。圖/謝弘志提供鼓勵樂齡族藉繪畫表達內心所想所感。圖/謝弘志提供 文/黃作炎 水墨畫家謝弘志,兒時曾隨黃玉秀老師習畫,盡情享受作畫的過程,透過調和顏料與畫筆勾繪,轉化為一幅一幅有「故事」的作品,也認為唯有在畫畫之中,才能獲得內心純然的喜悅。國中以後,因為忙於課業,一度中斷畫畫。但在成功大學理工科系畢業後,他沒有像同學一樣選擇成為人人稱羨的竹科工程師,反而追隨父親謝朝宗校長,回到家鄉南投當起國小老師。投身教職並重拾畫筆重燃繪畫熱情的他,隨林紘正老師、廖述麟老師學畫,每到假日,便踏遊台灣各處山林勝景,以畫筆揮灑眼睛所見、心裡所感的世界,畫成一幅幅水墨作品。謝弘志的水墨畫融合傳統與創新,常帶有超現實主題,透過獨特的視角,引導觀者進行更深層的思考。他擅長捕捉日常生活的細膩情感,營造溫馨而富有故事性的畫面,讓觀賞者產生共鳴。「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僅是視覺藝術,更是一種情感與哲思的傳遞。」理工背景的謝弘志,沒有美術學院派的學理,因而能跳脫框架,直抒胸臆。繪畫題材多元,意境自由舒展,作品時而是親情的刻畫,時而是生活的描寫,有時是異想的創造,也可以是動物童趣……開展人生的另種可能謝弘志從小深受熱愛藝術、深耕美學教育的父親影響,發展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情感表達筆觸。從事教職的25年間,不但在班級經營中推廣美感教育,還鼓勵、指導學生進行繪畫創作,在學生的心中埋下藝術的種子。「壯年之後,我重拾畫筆,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更樂於與人分享。」一路走來,謝弘志猶如色彩魔法師,將不同時空的感動,集結成系列作品,彷彿是自己成長的心情告白。「我想藉畫傳遞人性溫暖,也把台灣各地的美好融入作品。」謝弘志觸動人心的作品屢獲各界肯定,曾先後在玉山美術獎、雲林美展、台陽美展、磺溪美展等獲得肯定。寄託心靈也找回熱情學畫有成後,謝弘志開始投身樂齡族群的美學教育與記憶活化教學,引導高齡者開展第三人生,讓長者在平凡生活中,重新感受自我價值,並找回美好記憶。「我教的不只是畫而已,而是打開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教畫時,謝弘志強調應以「七大要素」為宗旨──有愛、喜悅、創造力、和平、健康、希望和感恩,鼓勵樂齡學員不妨將心靈寄託在繪畫上,用畫筆找回記憶與熱情。畫出當下的內心世界即便在疫情肆虐台灣的那些年,謝弘志也沒有停下教學腳步,反而利用線上教學模式,教授超過120位散居全台各地,對繪畫感興趣的成年人,甚至還有旅居美國的學員參與,他們跟著謝老師拿起筆畫松樹、畫蘭花,一起享受樂活,也畫出當下的內心世界!謝弘志在課堂間最常說話便是:「畫得很好!畫得很棒!大家都畫得很開心!」學員們在謝老師的鼓勵與肯定下,對自己更有自信,並懂得欣賞自己的人生。「繪畫班以藝術為媒介、以人為核心,將重點放在:喚醒學員的內在潛能與情感共鳴,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生命色彩。」樂在作畫並與人分享 在謝弘志的班上,學員不只是學習者,很多時候,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一起,就像一家人!而他不僅教會學員如何畫,更成功鼓勵至少3位學員,成為獨當一面的講師,也舉辦過7次師生聯展,另有3名學員舉辦過個展。「藝術不是孤芳自賞,而是一種生活,一種同行的溫度。」 謝弘志始終相信:「用畫擁抱生命,樂在其中。」藝術教育就能成為橋梁,串聯不同世代的生命經驗與美的感動,而他的課堂,最終也果然激發許多意想不到的正能量和生命力。「生命沒有誰最苦,想要怎麼過,端看你用什麼角度去面對。」善於在畫作中觸動人心的謝弘志,期望透過畫作,引發人們心中的善與美,為社會帶來溫馨與關懷。而在瞬息變化的生活裡,謝弘志也盡情把愛與美分享出去,串聯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每一幅畫作都有故事謝弘志曾在嘉義縣新港樂齡中心,教授阿公、阿媽級的學員作畫,他與長輩們互動交心,教學相長,真的好快樂、好充實。「這群忘齡的長青族,生活歷練和生命故事比我還要多,我把技法傳出去,他們竟然可以變成一幅一幅好有故事的作品,裡面有很多他們的難忘回憶與感人故事,都是他們的生命色彩!」班長盧素珠說:每次上課老師都會教新的技法,老師先畫一次給我們看,我們再把完成的作業傳給老師,老師會個別為我們講解指導。「老師非常有耐心,讓大家學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這群阿公、阿媽級的學生,重拾學習的樂趣後,不但很珍惜人生的第一次展覽,更決心「把這分愛傳下去」付出行動用愛回饋教學,化身為樂齡世代最溫柔的教育者。他們努力克服害羞,逐漸流利說著自己畫中的故事,話語樸實,卻充滿真情。活動結束之後,長輩們決定自掏腰包捐款,為來看畫展的小朋友準備獎狀與獎品,鼓勵孩子創作。87歲的鄭美慧阿嬤,曾因意外燒傷,身體40%重建,歷經無數手術與重建修復。雖然嘴巴無法完全閉合、手指無法伸展,但仍勇敢走進畫室,笑著說:「活在當下、學畫最快樂。」她的故事不只感動現場老師與學員,更讓許多年輕人重新思考:什麼是生命的韌性?什麼是持續學習的力量?謝弘志曾畫過一幅作品,以北投龍鳳谷溫泉區為背景,把恩愛攜手50年卻天人永隔的夫妻故事化為畫作,畫中老夫妻一起去泡湯的背影,療癒了許多老先生失去伴侶的思慕之心。畫齡才一年的75歲阿嬤吳梨英 ,因不捨一起學畫的先生離世,曾一度停筆。在謝老師的鼓勵下,決定重拾畫筆,阿嬤感恩地說:「現在只有畫畫能陪伴著我,人生也才有快樂!」每一幅畫,背後都是一段人生歷程,更是一分堅持與感動。 前一篇文章 轉譯中興莊動人故事 下一篇文章 熱門新聞 01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2【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5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6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7【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8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9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10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轉譯中興莊動人故事楊秋蘋 改造老屋開書店寫眷村史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賴志銘 和罕病共存 創無礙玩家 作者其他文章轉譯中興莊動人故事楊秋蘋 改造老屋開書店寫眷村史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洪麗芬 矢志為台法文化推手丁曉雯 用歌詞傳唱真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