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資產】草濫清水岩 七堵歷史文化與藝術瑰寶 文/瑞奇 |2025.04.22 語音朗讀 5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草濫清水岩主祀清水祖師。圖/瑞奇廟前門堵以壓克力板保護交趾陶。圖/瑞奇圓形藻井與先天八卦彩繪。圖/瑞奇 文/瑞奇往昔,搭乘火車經過七堵車站附近,總會見到一座源自一百多年前清領時期、外觀精美的大廟,名為「草濫清水岩(巖)」。此廟宇為七堵草濫地區重要信仰中心之一,更承載著當地的拓墾歷史與文化。七堵地區在漢人未移墾前,為凱達格蘭族散居之獵場與生活空間。清領以降,草濫隸屬石碇堡;日據時期,於明治三十四年改隸基隆廳,並於大正九年再度改制,隸屬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現今七堵諸多地名,均源自南島語系發音直譯,例如「瑪陵坑」、「拔西猴」、「友蚋」與現今草濫段之「後旦旦」等,然「草濫」之名乃源於漢人移墾。草濫溪(又稱「拔西猴溪」)上游因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沿著周圍地形逕流至此,使原本泥質鬆散的土地混入過多水量,形成泥灘狀態,先民稱其為「草瀾堀仔」,因而得「草濫」之名。關於草濫清水岩之緣起,依據口述歷史資料,早期拓墾群眾大多習慣祈求原鄉神靈庇佑,如汐止忠順廟(保儀大夫)、暖暖安德宮(天上聖母)與瑞芳龍巖宮(清水祖師)等。而當草濫庄的拓墾群眾面對疾病、紛爭、自然災害等困難時,便集資從滬尾(淡水)清水岩將清水祖師神像分靈帶回,以保安康。最初,並未建廟奉祀清水祖師神像,而是由草濫居民輪值供奉。經過多年討論集資,始於一九六二年興建清水岩祖師廟初代廟宇,但規模並不大。隨著信徒增加,廟宇規模逐漸無法滿足需求,一九八七年才於現址啟動新建廟宇計畫。草濫清水岩於一九九○年完成建築結構,並於一九九三年舉行入廟大典後正式啟用。廟中主祀清水祖師,陪祀多位神明,如玉皇大帝、三界公祖、觀音菩薩、關聖帝君、聖母娘娘、福德正神、文昌帝君與虎爺公等,形成台灣民間常見的多神共祀之信仰體系。這座新建的清水岩祖師廟,融合了當時的建築風格與技術,包括廟內的雕刻、彩繪以及精緻的藝術設計,使得這座廟宇成為當地宗教文化代表之一。廟外牆堵上的交趾陶、廟內神龕木刻、大門彩繪、木雕與石雕龍柱、大殿圓形藻井與「先天八卦」彩繪等裝飾,不僅體現虔誠信仰,亦成為台灣民間傳統藝術的瑰寶。而神龕旁兩側的「藏頭對聯」,也充分展現出先民的文字造詣與引人向善之念。例如,福德正神神龕上的對聯:「『福』臨善門存好心總有千祥雲集」、「『德』能正己有功果自保百世豐足」。可惜主神清水祖師與觀音菩薩神龕對聯,均有部分文字被其他神像遮蔽,一時難以一窺對聯全貌。綜觀來說,草濫清水岩不僅是一座具歷史與文化象徵之宗教場所,亦見證了七堵地區自開墾時期到現代化的過程,如今更是當地文化與藝術的重要象徵。 前一篇文章 【時代顯影】坂本龍馬:來自高知的革新者 下一篇文章 【古典時節】關於穀雨的五則傳說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胡吳秀麗2025.07.1206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7【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8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 蘿蔔絲酥餅首登場2025.07.1209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10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美哉斯土】板橋朝聖地 輝映人間大愛【佛門攬勝】報國寺:峨眉山進山門戶【書藝心語】 周處除三害【佛門覽勝】 漫步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翰墨天地】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府城巡禮】 二層行四百年人文風情 作者其他文章【佛門覽勝】 漫步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香火傳承】新屋天后宮守望笨港百年記憶【文化印象】從舊車站到文化園區:台中驛的華麗蛻變【寰宇采風】祖谷藤蔓橋與源平合戰之平家傳說【寰宇采風】從讚岐鐵道到JR四國──琴平車站百年變遷【寰宇采風】 金刀比羅宮周邊祕境:和平印記與藝術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