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胡吳秀麗

文/吳秀麗 |2025.07.12
339觀看次
字級
胡媽做過數千件法師圍兜和義工圍裙。圖/吳秀麗
胡媽用大悲咒水澆灌收成芒果、棗子等水果。圖/吳秀麗
胡媽吳秀麗(左1)參加星雲大師第一次到澎湖的佛學講座後,與其他穿著胡媽設計縫製之旗袍的知賓義工們合影。圖/胡吳秀麗提供
直到現在,每逢大型法會和活動,胡媽仍會到大寮幫忙。圖/吳秀麗

文/吳秀麗

延續上周佛光山義工系列報導,本周再介紹兩位資深義工師姐,彰顯星雲大師所言:真正撐起半邊天的是女人,她們只要以自己平日就已具足的家務能力、所學專長,投入佛教事業中,就能發揮滴水穿石的力量,不但利益眾生、成就他人,自己更是開心自在、法喜充滿……



許多人都聽說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觀世音菩薩的因緣,而資深義工胡吳秀麗的棗子園,以「大悲咒水」澆灌後拿到全屏東縣第一名的故事,就更妙了。

人稱「胡媽」的胡吳秀麗,本是富家嬌嬌女,擅長女紅,曾被日本縫紉老師力邀去日本學習珠繡衫,因媽媽捨不得未能成行,一雙纖纖玉手「直到婚後38歲才摸到土」,那年也是娘家媽媽往生那一年。

務農靠自己流淚摸索

媽媽曾經答應幫胡吳秀麗種植果樹,沒想到卻先走了。「胡媽」根本不懂務農,夫家卻有一甲半的土地等著她去種植與管理。她為此足足哭了一年,而且每下地一次,就中暑一次。

「我硬挺著,不想給人家看笑話。」胡媽靠著信願寺(在「海天佛剎」興建之前的佛光山澎湖道場)心舫法師的教法,專持《大悲咒》。有時候眼看要收成了,天邊一片烏黑,暴雨就要降臨,她就求觀世音菩薩:「好心一點,幾個小時而已,芒果、棗子、酪梨……先讓我收進來。」說也神奇,竟然只有小雨飄過,讓胡媽順利收成。

大悲咒水成護持佳品

果園難免要除蟲,胡媽基於護生用藥甚輕。「人家教我用多少,我都用秤去量,自動減半。」但可能因為有大悲咒水護持,蟲害常自動遠離果園。

有些農民甚至半夜到她田裡挖土送檢驗,也查不出她到底加了什麼「營養素」,竟然收成都比別人多,果實賣相也特別好。「真的就只有加『大悲咒水』,會得到屏東縣第一名,我也意外!」她甚至不必去拍賣場,全是商家一天三次主動到她田裡載貨。

夫妻都曾被菩薩所救

胡媽每日持誦《法華經》,堅信菩薩就在身邊、在心中。胡媽說,觀世音菩薩曾兩度在車禍中救了她的命,有驚無險撿回一命。同修胡爸曾因帶隊打靶回程發生嚴重車禍、助家中農務被檳榔刀切斷手指大出血,及險因過敏喪命,好在最後都幸運脫離險境……

胡媽認為,當時的信心來自早年受大師第一代弟子慈嘉法師戒律教育和心舫法師的威儀攝受,讓她能安住當下,心無旁騖地專持《大悲咒》。最終甚至讓擔任警務人員、性格剛強且沒有宗教信仰的同修,也深信專注此咒的力量,不但皈依後學會打板行堂,還做過普賢菩薩侍者。

裁製半世紀旗袍圍兜

1987年,胡媽隨同修從外島調回台灣,第一次帶兒子上佛光山,才進山門眼淚就流下來了,「好像找到自己的家」。「我喜歡寺廟的生活,進到每個單位,都感覺蠻熟悉、很自在,做什麼事都很順手。」

她從幫忙澎湖心舫法師縫製知賓的旗袍(與現在的知賓旗袍形式不同)開始,做了近半個世紀的縫紉義工,她通常獨坐工作檯縫紉車旁,車縫雲居樓的窗簾,或默默用女兒給自己的紅包,購買西裝布為法師做圍兜,不知不覺竟做了好幾千件……

香積義工為常住節流

除了巧手縫紉,胡媽也是香積大菩薩。當年因不忍見法師每餐必須從叢林學院將午齋搬到萬壽園,她主動承擔煮食工作。在萬壽園擔任香積義工13年,每周六、日早上4點上山,虔心料理法師的午齋。

胡媽還曾與法師及義工僅7人,煮食1800人參加的焰口法會餐點,並善用食材為常住節約大筆支出。與她同在萬壽園當義工的鄭麗貞描述:「只要喝第一口湯,就知道胡媽回來了。」胡媽的典座功夫,靠的是時間熬製與真材實料,同時遵循大師要求的「熱食上桌」。

家務能力散發大能量

製作圍兜則要特別注意彰顯法師威儀。胡媽天生好眼力,量其大約看一眼,就能掌握法師的身形特徵,做出方便法師穿戴、行動俐落又不滑落的莊嚴圍兜,一如研究佛教與女性學者李玉珍所言:這種原被界定專屬女性的家務,已被信徒轉為公共事務的參與……

今年77歲的胡媽,因澎湖信願寺的因緣,走進本山。里港大橋尚未完成前,就固定從屏果里港騎機車涉水上山,到現在還是機車代步,默默以服務作修持。她那因為農作辛勞蹲彎了的雙腿,4、50年來不曾稍減對寺廟生活的服務與歡喜、對寺院的護持與對僧寶的敬重,常以大悲咒水栽植的果實供養三寶。「信能度河,其福難奪」,所言不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