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覽勝】 漫步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 文/瑞奇 |2025.07.15 語音朗讀 21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早課。圖/瑞奇興濟宮虎邊憨番。圖/瑞奇大觀音亭泥塑彩繪〈二虎遊林〉。圖/瑞奇興濟宮藥籤。圖/瑞奇 文/瑞奇台南北區成功路上一處廟埕內,台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並肩而立,靜靜述說三百餘年的風霜與信仰。兩座古廟始建於明朝永曆年間,起造年分僅差一年,初由軍民於府城尖山南坡創建「觀音宮」,後發展為今日的大觀音亭與祀典興濟宮。兩廟雖屬不同宗教體系,命運卻早已緊緊相連,共同管理、並列而立,如同歷史的雙手,托舉著一方土地,共生共榮。來訪時適逢早課,一位師父領著數位居士於正殿誦經持咒,聲音如涓涓溪水,流經木構古梁與牌匾。香煙裊裊升起,陽光灑入廟宇深處,光影與誦聲交錯,沉浸其中,心神也隨之澄明。正殿神龕最深處,觀音佛祖戴著金冠,後面的金色圓光如日輪。觀音佛祖前為斗姥天尊──道教中掌管北斗、救苦救難的女神。她的雙手分別捧持日與月,其他臂膀則持蓮花、法輪、木魚等器物,動靜兼具,氣象莊嚴。最外側另一尊觀音,手捧淨瓶低眉含笑,似正凝視著芸芸眾生。三尊神像,自內而外構成一層層信仰的遞進與護持,佛道合一,無需界分。正殿門旁,分立著兩尊氣勢逼人的守門神,哼將握乾坤圈與金鞭,哈將持定風珠與金鐧,神態各異,一靜一動,共同守護著廟宇的莊嚴與神聖。三川殿左右牆面,為一對大型泥塑彩繪作品〈龍虎壁〉,出自安平剪黏名家葉鬃、葉進祿父子之手。左為〈蒼龍教子〉,右為〈二虎遊林〉。龍壁中,一條老龍在雲霧中盤旋,幼龍從浪濤中奮起,有龍傳神志、祈雨濟民之意象;虎壁則描繪兩隻猛虎穿行林間,小虎昂首咆哮,躍然牆面。步出大門轉向興濟宮,一抬頭,即看見屋簷墀頭上「憨番抬厝角」的泥塑,頸繫雲肩、服色樸實,明顯異於鮮豔的交趾陶。他們無聲撐扶起的,不只是屋脊,更承接著庶民對神明的祈望。興濟宮主神為傳說中的醫神──保生大帝。廟中設有「藥籤」,抽籤流程講究,須依科別抽籤後,方可至藥櫃拿取籤紙,再於家中正廳焚香迎神,並於煎藥香爐插香,才算圓滿。這套儀式不只是民俗,更像一場心靈的沉澱。除龍虎壁之外,兩廟中懸掛或矗立著數十面匾額與碑碣,跨越清領、日據與民國時期,既是歷史見證,也是文字美學的展現。這些匾額、碑文與藝術創作,皆出於名師之手,如葉進祿、蔡草如、潘岳雄等,不僅留下墨痕與歲月的痕跡,更保存了一筆筆祝禱與期盼。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不僅是廟宇,更像是一部歷史長卷,以泥塑、木雕、鐘聲與香火,將信仰與生活緊密織在一起。來到這裡,感覺自己彷彿一位時間的行者,靜靜地在廟埕間與先人交心,與神明對話。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香火傳承】 台灣宗教盛事:媽祖遶境溯源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課本沒有的歷史】飛虎隊的寶庫──壘允廠【島嶼紀事】百年石滬與新屋福興宮【文化印象】北京城老舍故居【書寫之間──任漢平、蔡振祿、陳彩雲書畫創作聯展】傳統與現代 交融之美【美哉斯土】畢律斯鐘樓傳大愛【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揚州鑑真圖書館‧美術館 作者其他文章【島嶼紀事】百年石滬與新屋福興宮【島嶼拼圖】迷霧之境:八斗子與大坪海岸的低語【歷史現場】從戍衛海疆到軍艦博物館 德陽艦的奇幻轉型【香火傳承】新屋天后宮守望笨港百年記憶【民俗資產】草濫清水岩 七堵歷史文化與藝術瑰寶【文化印象】從舊車站到文化園區:台中驛的華麗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