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 陳玲芳 |2025.04.19 語音朗讀 6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好膚質,也來自充足睡眠、正常作息。圖/123RF想要有好膚質,不妨經常開懷大笑、充滿愛心,這可啟動血清素等快樂神經物質,對抗壓力。圖/123RF兩位皮膚專科女醫黃毓惠(左)與陳冠伃(右),共同撰寫《當皮膚起內鬨:解開皮膚免疫疾病奧秘》,提醒民眾,追求好皮膚、好氣色,應從生活做起。圖/健康世界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最近不知道怎麼了,全身上下皮膚都很癢,還會起一塊一塊紅疹,看了好多醫生,吃藥、擦藥都不會好,是不是免疫功能低下?需要抽血檢查嗎?」在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服務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大部分民眾雖然知道免疫力這件事,但可能不清楚,皮膚不只是人體最大器官,同時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皮膚免疫疾病,大多不是因為免疫力低下,而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錯誤攻擊自身細胞所致。」她舉例,乾癬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讓皮膚細胞過度增生,導致角質層不斷脫落;異位性皮膚炎則是因為免疫系統對外界刺激過度敏感,導致慢性發炎與劇烈搔癢。所以,正確觀念應是「讓自己的皮膚免疫功能正常,不會產生發炎反應。」免疫失調≠免疫低下黃毓惠指出,當皮膚「免疫功能失調」,在不該發生反應的時候過度反應,就可能會引起皮膚病。皮膚病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天疱瘡。另一類則是和免疫功能相關的皮膚發炎性疾病,例如異位性皮膚炎和乾癬。「這些疾病的發生,通常都是免疫系統錯誤地把接觸到的無害分子當作入侵者,不斷地啟動免疫發炎反應,造成皮膚的傷害。」黃毓惠說。臨床上,每當碰到病人知道自己的皮膚病和免疫功能失調相關時,都會追問一句:「那我要怎樣讓自己的免疫功能變強?」殊不知,免疫功能變強,有時候反而會讓疾病更嚴重。換言之,「皮膚免疫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低下」,反而是往「過度反應」方向進行,才會造成各式不同的皮膚疾病。黃毓惠強調,民眾要先有這樣的觀念,才不會誤踩治療和使用保健食品的雷區。保溼護膚減少發炎林口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陳冠伃說,她與「學姊」黃毓惠醫師合作出書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解析,讓讀者能夠理性面對皮膚問題,避免被不實的資訊誤導,而影響治療效果。 兩人共同剖析臨床上最常見的十種皮膚免疫疾病,包括乾癬(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過敏型接觸性皮膚炎、圓禿(鬼剃頭)、白斑、天疱瘡與類天疱瘡、紅斑性狼瘡、皮肌炎以及嚴重型皮膚藥物不良反應。如何透過飲食調節免疫功能、減少發炎反應?哪些生活習慣會加重皮膚免疫疾病?如何建立正確的保溼與護膚習慣,減少皮膚發炎?她們期為病友量身打造實用健康指南,讓大眾都能從生活習慣與飲食入手,擁有健康好氣色。調節免疫日常五招除了飲食,現代人所面對的環境或者是壓力,都是造成身體免疫功能異常或是發炎反應的來源。日常生活中可以怎麼做,讓免疫功能正常?兩位醫師歸納出以下五大祕訣:一、充足睡眠、正常作息人在睡覺時,是免疫系統喘息更新、調節體力的最好時機,藉由生長激素、褪黑激素等荷爾蒙分泌量上升,促進免疫細胞的增生和分化。所以,「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加免疫細胞數量,和增進免疫細胞的工作能力。」睡覺時,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皮質醇、腎上腺素等)分泌會減少,讓T細胞可以有效發揮功能。當睡眠不足,造成體內壓力荷爾蒙上升,免疫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每個人所需睡眠時間不同,只要每天大約睡滿六至八小時、不覺得累,就已足夠。」二、減少壓力、腹式呼吸人體在有壓力時,會誘發壓力荷爾蒙產生,讓發炎反應更嚴重、影響免疫系統的平衡。壓力通常來自外在事件影響情緒。建議大家可以學習一些減壓技巧,例如腹式深呼吸、靜坐、正念冥想、按摩,或者比較簡單的做法就是「經常開懷大笑、充滿愛心,這會啟動血清素等快樂神經物質,可以對抗壓力」。調節人體自律神經,藉由「深吸氣、長吐氣」,可以活化副交感神經,讓心跳、情緒都更加穩定,壓力得以釋放。三、靜坐、正念冥想不少臨床研究支持靜坐,認為靜坐可以讓我們擁有健康的免疫力,包括增加打疫苗後的抗體反應、降低發炎指數、減緩免疫細胞老化等。研究發現,靜坐時,我們大腦的前額葉、右前島葉和右海馬迴的活性增強,這些都是調節免疫力的重要區域。正念冥想的整體意義,是透過有意和持續的練習,來培養日常生活中的「正念」系統。臨床研究發現,正念冥想可以減少發炎、增強細胞免疫力、減緩免疫細胞老化。四、按摩、定時定量運動研究顯示,按摩可使身體放鬆,減少壓力荷爾蒙對免疫力的傷害,也可促進血液循環。規律而適量的運動,可以讓全身放鬆、緩解壓力,也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對免疫系統來說,再好不過!研究發現,每周至少運動五天、每次至少二十分鐘的人,和久坐不運動的人相比,比較不容易感冒,就算感冒了,症狀也會比較輕微。五、不抽菸、不喝酒不少關於抽菸和皮膚免疫疾病研究顯示,抽菸會增加乾癬的嚴重程度;抽菸者罹患紅斑性狼瘡機率,是不抽菸者的十倍。至於對肺部、心血管的損傷,或是癌症風險,就更不用說了。研究發現,過量飲酒,是誘發乾癬的危險因子之一,也會造成較嚴重、難治的乾癬;平時小酌放鬆無妨,但切莫過量飲酒! 前一篇文章 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 下一篇文章 【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 作者其他文章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立夏時節養心安神 吃苦瓜消暑降火氣【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穀雨養生宜顧脾胃 定時走動促進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