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Ada
文/Ada
到靈鷲山走春,從一位法師手上接過了一顆溫熱的橘子,一顆剛在小炭火爐上烤熱的橘子。冷冷的山上,吃著鹹鹹又甜甜的橘子,聞著微焦微香的橘皮味,腦海中瞬間闖進了一段幾乎要被遺忘的童年回憶。
家鄉位於海邊,家徒四壁的冬天總讓人特別難熬。有時媽媽會在客廳弄個炭火盆,我們幾個小孩就拿了板凳坐在盆邊烤火,雙手爭相放在火盆正上方,然後再用熱熱的雙手溫暖冰冷的雙頰。
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家中剛好有橘子了。看著媽媽把橘子頂端的皮剝掉一些,抹上一點鹽巴,然後放在爐上的鐵網上烤。慢慢四溢的橘皮香,魔法般的轉變我們臉上的線條,瞪大的雙眼慢慢變成微笑瞇瞇眼,緊閉的雙唇漸漸合不攏嘴,口水都差點要不聽使喚的滴下來。總是迫不及待的接過媽媽分配好的橘子,總是聽不進媽媽說的吹涼一點再吃。
隨著年紀漸長,物資也豐饒了,反而不太吃柑橘,因為總覺得它太寒。甚至,近年來已很少買橘子,友人送的也常被遺忘在廚房角落。但自從在靈鷲山重溫烤橘子的滋味後,柑橘終於再度翻身成為我的最愛。用電鍋取代炭火爐,偶而也用烤箱,為家人準備暖呼呼的熱橘子,成功複製了媽媽的愛。現在雖然不是圍著炭火爐,也沒有往日孩提時垂涎欲滴的情境,但家人一起剝食分享熱橘子的幸福時光,正堆疊著日後的甜蜜回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