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重逢】 聽無,聽有,聽見花朵 文/歐銀釧 |2025.05.16 語音朗讀 5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實力派歌手齊豫4月1日在「永恆的星」文化音樂會中以天籟之音詮釋歌曲,感動人心。圖/歐銀釧 文/歐銀釧阿鳳來訊:「這是去年的枯荷,今年綠意滿葉,荷花可能在路上了。」某日,她又傳來雨中左手香的照片:「一葉伴悠,香氣襲人。」接著附上幾句話語:「夢到妳來,手上拿著我的多份作業,還讓我看妳寫的評語。」香氣襲人左手香。圖/阿風阿鳳曾參加一九九七年主婦聯盟邀我主持的「廚房寫作班」。短期創作研習早已結束,但是,二十八年來,我們一直保持連繫。以前靠寫信、傳簡訊,偶爾連絡。自從在文訊雜誌社主辦的「文藝雅集」相聚加LINE之後,常常分享訊息。對於不熟的人,她總是自我介紹:「我是飛在白楊樹上的一隻銀鳳。雖然有點聽不到,但是可以看得很遠。」她比我年長,我從她身上學到很多。年近七十歲的她,日前傳來:「看到『聞』字內的耳,心有所感。我的耳聽無,但是圖像和文字是我的幸福。」阿鳳,出生於基隆。因幼時發燒,聽力嚴重受損。母親帶她去學唇語,父親勉勵她向樂聖貝多芬學習。她細讀貝多芬的故事和樂譜,敬佩他即使失聰,仍致力創作。以前我只知道阿鳳熱愛文藝,在即時通訊普及之後,這些年來,終於更了解她一路默默穿過苦難,跨越生命困境。「童年時,父親買兒童百科全書回來,我矇矇懂懂地看。成長過程中,我試著揣摩捕捉到的一些聲音,也努力讀唇語。念高中時,曾因為看不到國文老師的嘴型,無法了解上課內容,緊張焦慮。之後,在父母和師長鼓舞下,克服困難,順利畢業,考上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後結婚。還考了六次普考,終於及格,分發到公路局桃園監理站工作。」阿鳳的戀愛故事像小說。直到現在,她還保存著半世紀前的情書和報紙。「大三寒假時,有一天,媽媽帶了一份《聯合報》副刊回家,我讀了上面一篇用詞優美的小說,很受感動,寫信到報社,請主編轉給作者。不久,收到回信,作者提到自己還有幾篇作品,於是我去中央圖書館將那些舊報紙全借出來閱讀。之後,又通了數封信,討論文學。某日,他約我到植物園,欣賞春天的花樹,一片樹葉掉到我頭上,他幫我拂去。接續書信往來,寫到第十二封信時,情意在心中萌芽。我將那些信件請我的書法老師史紫忱(1914-1993)鑑定,老師從字裡行間,判斷他是誠懇、有責任感的人,值得交往。」阿鳳邀他和雙親見面,「政大畢業的他彬彬有禮,爸媽都喜歡。」情感滋長,兩人於一九七九年結婚,養兒育女。一九九六年她獲聽障人協會頒發第二屆十大聽障媽媽楷模。她勤於閱讀,熱愛寫作,長達五十多年,常向各媒體投稿。日前,她把被退稿的文章傳給我,並且自述:「還能寫得出來已是萬幸,未被採用,可能報刊有其考量,沒關係,這也是筆到心到的練習。」她有一顆慈悲心:「某日路過超商,發現有隻蜻蜓掛在玻璃上,也許是想要尋光,不小心撞上而身亡,趕忙把牠取出,埋在樹根旁。不多久,看到另一隻較大的蜻蜓停在路邊,好像受傷了,我找了一根樹枝,把牠放到樹叢裡。一個多小時後,再度路過,沒想到牠已不見蹤影,希望牠是踱到枝頭飛走。次日,遇一隻細小的蜻蜓,這附近其實沒有水源,會不會是蜻蜓出外旅行,有一隻誤入店裡,慌張中誤撞玻璃,牠們在哀傷中尋尋覓覓。」她每天清早讀四份報紙,從資訊展開時光的新頁。「陽光開過來了,陽光停留在報紙上。」她在LINE上傳來光影照在汽車和報紙上。「不斷閱讀,文字讓我如沐春風,無論是在書城或是二手書店購買的書,都讓我超越時空,和作者交流。」我讚美她思緒敏捷,她謙虛地說:「慢慢琢磨,不過仍力有未逮,都靠另一半彌補改正。」八年前,我邀她一起去國家音樂廳,欣賞鋼琴家陳瑞斌的演奏會。那時不知道她完全聽不見,因為我們在課堂上交談,溝通無礙,只是稍微慢一點。那天她盛裝,優雅大方。會後,她說:「首次聽音樂會。鋼琴家的手在琴鍵上飛揚,琴音入心,我帶音符回家了。」跳躍的音符麗格秋海棠。圖/阿風今年四月,我們共同聆賞人間福報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的「永恆的星‧佛光山五十九周年暨人間福報二十五周年文化音樂會」。早在二月,我問她是否想去?她說:「我是《人間福報》的讀者,機會難得,雖然聽不見,我會用心揣摩樂曲。」當天,我們提早到達,春日乍暖還寒,她穿著一襲風衣,不忘分享新近購買的一本舊書書目,「每一本都牽起往事。歲月如梭,時間轉瞬,孩子們長大成人,現在我已是婆婆,有兩個可愛的孫子。三歲多的小孫子今天溜滑梯,終於敢溜下來。」音樂會以星雲大師開山歷程為主軸,京劇藝術家王海波主持。「台北金佛合唱團」演唱大師作品〈偉大的佛陀〉與〈希望之光〉;「金光明合唱團」高唱〈佛教青年的歌聲〉等歌曲;實力派歌手齊豫、趙詠華首度攜手合唱佛曲〈大吉祥天女咒〉。齊豫以天籟之音詮釋〈歡顏〉、〈橄欖樹〉,以及〈蓮花處處開〉、〈菩提樹〉等佛曲。最後一曲〈夢田〉,「悠揚旋律與天籟合聲交織」,深深觸動全場的心。聽無?聽有?聽見音符綻放成花朵。齊豫在蓮花旁歌唱,舞台上有隻無形筆,寫出唐代龐蘊居士的偈語:「一念心清淨,蓮花處處開,一花一淨土,一土一如來。」我的心滿是此景。餘音繞梁。今天阿鳳在LINE上傳來一朵輕風拂過的睡蓮,附上一段文字:「美好的音樂會,我們走向日光大道,蓮花處處,菩提樹下,人間好時節。」綠意滿葉的睡蓮。圖/阿風 前一篇文章 【詩】 宜園的老同學 下一篇文章 【小品人間】 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5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6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7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2025.05.1608【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09【時光重逢】 聽無,聽有,聽見花朵2025.05.1610佛館、南藝大簽署合作 館校合作續添新頁2025.05.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浮世畫框】 96歲文昭阿嬤版畫展【我行遲遲】春意濃【閃文集】 貓咪——就是個鬧鐘【詩】 臺中車站紀事【父母親的話】 母親 是我的啟蒙老師【時食有味】 吃豆皇帝大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重逢】來自花宅的信【遇見荷】踱步在葉子上【時光重逢】墨寶如畫【時光重逢】天賜良貓【時光重逢】枯荷猶傲骨【遇見荷】 蓮蓬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