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食有味】榴槤留戀

文/林念慈 |2025.03.17
370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圖/CD DINH

文/林念慈

榴槤,有「水果之王」的美譽,最為台灣人所熟知的品種,莫過於「金枕頭」。據說明朝鄭和下西洋時,途經南洋海島,行船已久,船員都非常想念故土;他們上岸後,發現了一種又刺又臭的果子,有人吃得津津有味,因而暫忘家鄉,鄭和取其「忘返」之意,將果實起名為「留連」。

清末,大批華人湧入南洋做苦力、買賣、參觀考察,形成移民潮,讓榴槤這顆「異鄉之果」有了別樣滋味。詩人黃遵憲云:「絕好留連地,留連味細嘗。」他在新加坡當了三年領事,一語雙關,道出對此地、此果的欣賞;文人林豪的八首〈詠榴槤〉有更具體的思考:「住久使聞香,大叫不能罷。臭味本差池,習乃與俱化……世上心能換,何止一流連。」從思歸、習慣、同化到熱愛,不單是飲食習慣之變,還有心態的轉化,日子長了,異鄉也飄散著令人眷戀的異香,成另一故鄉;有情者盼其歸來,不滿者則說他們是捏著鼻子吃榴槤,忘本、丟棄傳統云云。

去殼的榴槤果肉恰如腦仁,怎麼想,說來是個人自由。

好比我反對榴槤,父母偏是榴槤擁護者,還形容是「愈臭愈香,雪糕般的甜蜜口感」,聽來猶如被洗腦般的荒謬,但我仍尊重他們逐臭的權力,甚至曾忍受與榴槤同車三百多公里,方知臭味會刺人;最近二老又迷上榴槤蜜,傳言它是榴槤與波羅蜜之子,實則為一獨立物種,相同的是那如毒氣洩漏的味道,害我一天巡視瓦斯好幾次。

即便如此,我也不曾要求父母轉為喜歡桂花,畢竟好惡如此神祕,誰又能控制別人的腦袋呢?郁達夫《南洋遊記》說︰「榴槤有如臭乳酪與洋蔥混合的臭氣,又有類似松節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在這裡,臭亦芬芳,哪怕你早已千夫所指,還是有人會保駕護航,愈受反對愈發堅定;並奮力剝開那故作堅強的硬殼,被你刺傷亦在所不惜,只為品嘗柔軟的心意,這一切都像極了愛情,故而迷人,故而不悔,引人一次次地流連且忘返。

我抗拒榴槤,但迷信愛情。曾遠觀金枕頭,只是從未在單戀中安睡;我站在樹下,渴望被緣分砸中,但天上掉下來的不見得是禮物;我用錯方法,永遠打不開那些緊閉的心。經年等待,導致我逐日裂開,形成一線冷眼,看情花開落,因果循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