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頁微光】《為何成功了,還是不快樂?》為他人付出 能感受真正的幸福

文/歐尼爾 |2024.11.03
1288觀看次
字級
《為何成功了,還是不快樂?:失控的功成名就神話,以及如何才能長久幸福》 圖/虎吉出版提供

文/歐尼爾

「你何時可以發揮自己最優秀的能力?在你真的深深關心別人的時候。」

──史蒂芬妮.哈里遜



史蒂芬妮.哈里遜是幸福科學專家,她從賓州大學拿到心理學碩士學位後,致力於幸福感的研究與推廣,成立新幸福公司(The New Happy),協助群體、個人理解新的幸福觀及調整追求幸福的方式。

她在書中用17個章節論述何謂真正的幸福、如何才能長久感到幸福。

對「幸福」的誤解

作者曾經在事業上順遂如意,內心卻感到徬徨、迷惘、痛苦;她曾經認為拚命成為完美的人、在正確的時間點實現每一項世人認可的目標,幸福就會到來;她曾經以為幸福是要念頂尖大學、有體面工作、住高級公寓等光鮮亮麗的生活,可是她一直沒有體會到快樂的感覺,她開始質疑自己對幸福的看法是錯誤的,該是時候走上新的道路。

老舊的幸福觀有:鼓吹我們跟別人競爭、凡事靠自己、工作要努力不懈、賺取高收入、證明自己足夠好等錯誤觀念,而這些觀點反而使我們遠離幸福、感到焦慮與憂鬱、阻礙我們滿足真正的心理需求。幸福不該追求外在目標,而要放下完美主義、向內探索、連結內心良善的天性。

史蒂芬妮於研究所期間接觸了探索人類幸福之道的正向心理學,又遇到人生伴侶亞克力斯,她的另一半原本很健康,後來染上難以診斷的怪病,醫生找不出原因,作者因此擱置念博士的計畫。她陪伴愛人期間,發現她在研究所學到的技巧與信念,在科學研究中成立,面對逆境也能撐得過去,於是成立公司、寫電子報,分享她對幸福的新見解、各界研究成果、動人故事、行動建議等,希望能造福大眾、為周遭建立集體的幸福、使眾人有力量改變自己人生。

重新定義「幸福」

作者鼓勵我們和別人共享關愛,這會活化我們的迷走神經,當我們有想要為對方做點什麼、使對方開心的欲望,就是在揮灑我們的人性天賦,沒有人性天賦,就不會有社會的存在。身為人類,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擁有愛心,自己有多常扔掉愛心並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有多常把愛心撿回來。

史蒂芬妮請我們仔細回想所知道最快樂的人、最欣賞的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她說,共通點是了解自己,跟世界分享自己獨特的天賦,努力使世界變得美好且樂於助人。我們用自己獨一無二的天賦去助人時,會覺得人生富含喜悅和意義,感受到「完整」。

服務不是居於人下或人上,而是互相扶持、連結彼此。當我們處於困境時,練習用疼惜的眼光看待自己,學會用憐憫面對痛苦,我們也要記得適時對外求救,因為情感的連結會使痛苦變得可以忍受,敞開心胸談論痛苦,向人求助是給人一個快樂的機會,因為助人是我們的天性且具有感染力。

當我們不再跟人切割,生活中就有許多值得感恩的事。作者鼓勵我們善用人性、智慧、才能去對別人好,別人可能也會以自己的方式對其他人好。當我們運用天賦,會慢慢連結彼此,為世界發揮無比良善的影響力。

閱讀後,深深感覺此書能幫我們重新建立幸福的定義,背後有科學原理的支持,使我們從舊有觀念擺脫束縛。

幸福來自於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實現內在需求、學會愛自己、照顧身心健康、為他人付出等。這些內在目標在實現之後,以及實現的過程中都會使我們覺得人生充滿意義、令人滿足。而當我們凝聚在一起,就能共創更幸福的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