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宣布,我方已和美國完成首輪實體諮商,對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及台美各項經貿合作議題,進行廣泛意見交換;雙方同意近期內就各項議題持續磋商,積極尋求共識並探討進一步的合作。大家正在懷疑雙方到底談了些什麼具體內容之際,這兩天新台幣對美匯率卻異常升值,讓人懷疑是否做了什麼妥協。
川普關稅大棒搞得全世界經濟秩序大亂,各國應對的方式不一。此際,加拿大、澳洲和新加坡正好進行大選,無例外的,都是對美方強硬的政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尤其是加拿大自由黨的卡尼,逆轉勝的最大原因就是以強硬的態度應對川普,之前川普曾一度揚言要把加拿大併入第五十一州,「對抗川普」已經成為加拿大人民的普遍心聲。澳洲和新加坡的選舉結果也說明了,「對抗川普」是全世界的心聲。
川普的關稅大刀原本是針對中國大陸而來,在川普第一任期就曾經與中國打過一場關稅戰,這次捲土重來,除一再以聲勢壓人之外,還一度喊出百分之二百的關稅,但是中國大陸早已做好萬全準備,也對美國祭出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關稅,結果影響到美國自己的消費,並引發通膨危機,各地掀起抗議潮。川普一再喊話希望和大陸國家主席一談,習近平展現戰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川普也沒轍,可以預期,此波中美關稅大戰,美國終必妥協。
日本與美國進行了兩輪談判,儘管美方對汽車零組件和鋼鐵等要求增加關稅,但日本首相石破茂態度強硬,表示絕不會為了加快與美國談判而犧牲本國利益,並且堅決反對美國對日本汽車等產品加徵關稅。日本談判代表也表示,日本為美國的長期安全盟友,對美國經濟也卓有貢獻,尤其是對美投資與創造就業方面,希望雙方能夠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
反觀台灣,號稱台美關係「堅若磐石」,民進黨政府一再強調是民主價值同盟,而且台灣長期對美軍購,如果把軍購的錢也算在貿易上,對美應該算是入超國家;台灣對美國的談判應該比日本更有底氣才是。何況在談判之前,台積電就已經宣布要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護國神山在談判之前就先出嫁和親了,賴政府還被課徵百分之三十二的關稅,國人深感不解。
賴清德總統表示,政府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空間、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三大原則,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經濟部長郭智輝只說「五月可以談」,其他什麼也說不清楚。但是經過第一輪談判,到底談了什麼結果,行政院和經貿團一個字也未透露,民眾還迷失在卓榮泰的「零關稅」、「大投資」、「大採購」的「美國優先」迷霧中,到底政府有沒有出賣了企業、農漁民的權益?難道政府有什麼說不出口的隱憂嗎?
日本代表團和美國談判關稅之後,立即就談判內容主動對外發布,而台灣代表團到底談些什麼,首輪實體諮商有何結果,完全不對國人公開,而匯率在此刻卻直線驟升,出口業者莫不提心吊膽,政府正面臨著信任崩盤。談判內容本該公開透明,事關人民的權利和生計,賴政府不該對人民說清楚、講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