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跋涉翻越喜馬拉雅山 文/王文靜 |2025.04.02 語音朗讀 5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波卡拉山區很多藏人的祈福堆石——瑪尼堆。圖/品味私塾提供西藏人曾經翻越高聳的喜馬拉雅山大遷徙到尼泊爾或印度。圖/品味私塾提供作者與藏人廚師索南(右)與丹增(左) 。圖/品味私塾提供當背工是西藏人的謀生方式之一。圖/品味私塾提供 文/王文靜在喜馬拉雅山區,我遇到索南。三十歲左右,黝黑的他是中菜廚師,他的廚房團隊隨我們登山。我鑽進第一個晚上山屋的廚房,地上的花椰菜已老黃,牛肉也好不到哪去,咬不太動的青椒牛肉、多種蔬菜煮成的大雜燴。又冷又累的我,皺起眉。我以為,索南是尼泊爾人,又想著山上克難,似也無法太要求。隔天晚餐,在海拔二千八百公尺的山屋,同行友人乾脆進廚房,拿起大鍋煮出加了高麗菜與蛋的泡麵。冷得發抖的七度高山,熱騰騰的一鍋,大家排長龍搶一碗泡麵。索南的菜,成為配角,他尷尬而靦腆微笑。我記得,這個笑容,還有他專注聆聽的眼神。他的言語極少。十天後,我又上山了,再次見到索南。同樣的山屋,同樣的靦腆廚師。第二次告別,我才知道,他是西藏人。五歲隨母親離開西藏,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從此沒有身分地滯留尼泊爾。他是黑戶,小時候住在尼泊爾波卡拉的西藏難民村(Tashiling Tibetan Village)。長大後,索南在中餐廳打工,學了廚藝,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娶雪巴女人,有了小孩,孩子有了身分。索南的故事,讓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一段戰亂遷徙、信仰的離鄉背井。再看他的笑容,我理解那不是靦腆,而是沒有國家,人在屋簷下的必須和氣。波卡拉的山區,有通往西藏的山路,飄揚著藏族的五色風馬旗,從古以來這是尼泊爾與西藏的商道。一九五九年,中共的軍隊與拉薩藏民發生武力衝突,達賴喇嘛流亡到印度,此後,有十多萬的藏民也隨之逃亡。藏民費盡萬苦翻越喜馬拉雅山,有的落腳臨時政府所在地,有的逃到尼泊爾波卡拉。尼泊爾收留了他們,境內有超過十座的難民營,這些「西藏村」有藏傳佛寺,供藏人每日祈禱,這裡還有藏語學校。這是為何在尼泊爾會有西藏村的原因。心安頓了,但生計如何安頓?尤其,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域。他們或當挑夫,或在餐廳當洗碗工,微薄營生,卑微地。也有人開設地毯工廠。他們活下來了,歲月悠悠,藏人到此已到第三代。索南是其一,幫廚丹增是其二,他十一歲才出來,能說中國話;同樣的,他也沒有身分。 丹增記得,千里夜行,有時在森林棲息,終於抵達印度北部的達蘭薩拉。他們把自己梳洗乾淨,等待達賴喇嘛的接見。達賴喇嘛撫慰了他們生死逃難的悲苦。我問丹增,「為何不留在達蘭薩拉?」他說那裡生活水準已經飆高了,他無法在那裡謀生,才輾轉到尼泊爾。即便如此,沒有身分的黑戶人生還是辛苦。桌上是索南與丹增為我們準備的最後一頓餐食,涼拌大黃瓜、炒花椰菜、雞肉燉馬鈴薯。菜餚的滋味已不重要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更勝於舌頭的滋味。索南喊出他的廚師團隊,站在石階上成一列,唱著他們的歌,跟來自遠方的我們道別。淡淡的三月天,高山杜鵑花正高高盛開,希望索南與丹增的春天也不會太遠。 前一篇文章 【閃文集】暗戀桃花源與櫻桃園 下一篇文章 於陽光空隙間,散步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特搜啟示】2025.05.0409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10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遇見荷】 平安抵達《中國人的音樂》 ──來自生命深刻觸動的文化書寫【美好時光】 採我園中蔬【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浮世畫框】蒲團之上,刀筆之下── 拾得七十歲書畫陶印展【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 作者其他文章【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王文靜看世界】尋找緬甸小女孩── 伊洛瓦底江畔古老農國【王文靜看世界】赤道上的侏羅紀公園 ──有縮骨功的大蜥蜴【王文靜看世界】定居在海拔6700公尺 的那隻蜘蛛【王文靜看世界】劍橋,不只徐志摩的長篙【王文靜看世界】農業古國甦醒的晨市──人、神、鼠共生的奇妙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