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腦腐嗎?

文/山羊 |2025.03.11
721觀看次
字級
圖/克拉克

文/山羊

小明才小學三年級,班上只有幾位同學有手機。但老師說,不久一定會有愈來愈多同學使用手機,有必要讓他們先了解:如果太過沈迷的話,會有什麼負面影響。於是就在黑板寫了「brain rot」兩字,要同學利用寒假跟家人研究、討論這個英文片語的真正涵義,開學後跟同學分享。

沉迷社媒 影響心智



小明知道「brain」是「大腦」,回家查「rot」是「腐爛、腐朽」的意思,加起來是「大腦腐爛」。他不明白其意,只是猜想有點可怕。

爸爸說,「大腦腐爛」簡稱「腦腐」,並不是大腦真的爛掉,而是說,現代人因過度使用3C產品,以及沉迷在網路世界的社群媒體(如「臉書、抖音以及IG等」),尤其是那些品質或價值低劣的資訊,因而對大腦健康及認知功能產生的潛在不良影響。

他說,英國《牛津字典》發現,從2023年到2024年,「brain rot」的使用頻率增加230%,就選出它做為2024年度代表字,以提醒大家,隨著瀏覽3C螢幕的時間不斷增加,人人都是「腦腐」的高危險群,大人也躲不掉。

所以,對於像小明與班上這些年紀尚輕、大腦正處於發育階段的兒童,以及年紀稍長一些的青少年來說,沉迷網路社媒的危害更是嚴重,除影響認知及心理健康外,還可能造成思考能力下降、判斷力受損或心智退化。

阿嬤也說,由於社群媒體平台與網路數位內容普及,我們正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太多的短影音及太快的流動資訊,讓大腦負荷不了,無法有效過濾及消化,造成注意力分散,最終導致大腦長期記憶及深度思考的能力逐漸削弱。

還有研究說,每天使用3C產品不超過一小時的同學,數學成績最好;使用超過5小時,且跟學習無關的同學,成績則明顯受到影響。

因為這樣,很多國家都禁止學生帶手機到校,或不准在學校裡使用手機。澳洲政府甚至立法,禁止16歲以下兒童使用社群媒體,以免孩子因想出名或過度追求按讚數,引起焦慮、自卑、孤獨、憂鬱等心理壓力,甚至面臨網路霸凌,對心理造成傷害,進一步影響大腦正常健康的發展。

管理時間 提高意識



說到這裡,媽媽也加入討論的行列,全家一起列出兒童及青少年該如何正確使用手機及社群媒體的一些建議:

管理使用時間,避免沉迷:如每天使用手機和社媒的時間限制在1~2小時;睡前1小時避免使用手機,以免影響睡眠品質。

避免過度關注按讚數與追蹤者數量:社媒上的數字不等於個人價值,避免跟別人比較,專注於真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別讓按讚數影響自信心。

避免轉發假消息與參與網路霸凌:在轉發或分享資訊前,確認消息來源的真實性,避免散布謠言。理性表達意見,不霸凌別人,也不要助長網路霸凌。

平衡網路與現實生活:多參加實體活動,如運動、閱讀、與朋友家人互動。嘗試培養興趣愛好,如音樂、繪畫、寫作,讓現實生活更充實。

若感覺壓力過大或遇到霸凌,適時尋求幫助:如果社群媒體讓你感到焦慮、沮喪,或遇到霸凌,請告訴信任的朋友、家人或老師,尋求協助,千萬別憋在心裡,獨自承受。

小明把跟家人討論後的資料重新濃縮、整理,在開學第一堂英語課跟同學分享。他的結論是:網路世界並不是真實生活的全部,每一個人的價值都是來自於內在,而不是社群媒體上的假象。希望大家能健康使用手機與社群媒體,在享受科技便利時,也能維持身心平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