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多加 創帳棚使命團行善助人

文/黃作炎 |2024.10.19
859觀看次
字級
小朋友很有創意,自己手繪瓶身,做出專屬的清潔劑。圖/帳棚使命團提供
圖/帳棚使命團提供
帳棚使命團經常送愛心到部落。圖/帳棚使命團提供
小朋友很有創意,自己手繪瓶身,做出專屬的清潔劑。圖/帳棚使命團提供
黃多加創帳篷使命團走進社區服務。圖/帳棚使命團提供

文/黃作炎

現年53歲的黃多加,11年前突然發現自己罹患惡性肺腺癌,可能命在旦夕,她沒有選擇旅遊、盡情享受或避居山林休養,反而決定在「最後的時光」,以返家陪伴媽媽,並就讀神學院,加上服務、行善、助人,走自己剩餘的人生路,回應這份「從天而降的禮物」……



嫁至澎湖十多年的黃多加,11年前順著家人的好意,到秀傳醫院做健康檢查,卻沒想到精密地影像檢查後,發現竟然罹患「沉默殺手」肺腺癌,更糟的是已經有7處病灶。

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站的資訊顯示,黃多加屬於肺腺癌末期,5年存活率小於5%,一般平均為6至9個月。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黃多加雖然是虔誠的基督徒,卻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死後上天堂」。

她想起:在聖經中,「7」代表著禮物。「祂給了我7處肺腺癌的病灶,為什麼要給我這麼特別的禮物呢?我還沒有準備好要去見主的面啊?」

最後規畫是讀神學院

生命的當頭棒喝,迫使黃多加不得不冷靜地與家人進一步討論「最後的規畫」,她勇敢說出心願,竟是想回故鄉陪伴父母,同時去就讀神學院。

她心愛的先生海哥,毫不猶豫的全心支持她,讓太太手術及治療告一段落後,回到娘家多陪陪自己的父母。黃多加也同時選擇就讀位於桃園龍潭的客家宣教神學院,希望靠信仰及服務需要的人,來忘卻自身的病痛。

人到中年,再回學校念書,黃多加讀得並不輕鬆。雖然她身上的腫瘤已經移除,體力多少還是受到影響,但黃多加本著客家人「硬頸」精神,希望快點學有所成,能服務需要的人。

人到中年返校進修難

然而各樣學業要求,都讓她備感挑戰。「光是要用電腦打報告,完成一門課程的作業,我的速度就比其他年輕同學慢了許多。」再加上澎湖家中也發生一些狀況。金錢與家務的擔憂,一度打擊著黃多加。

「我信心還沒有那麼大!」一想到要支出的各種花費,校外實習要花費大量時間與車資,光是從客神到桃竹一帶的山上教會,就需要多次轉乘與候車,我真的有能力做到嗎?

生命經歷與服事歷練的堆疊,再加上曾跟隨教會團隊參與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救災,眼見災區處處以帳棚為家,所見所聞,讓黃多加體悟:世上苦難何其多,但上天也為苦難者預備安棲之處。

為偏鄉孩童織帳搭帳

「我希望盡己之力,幫助不論身體或心靈受苦者,都能得到來自上天的安慰。」於是,以「帳棚使命團」進行服務工作的構想自此誕生。

「人在世上寄居,將來離世後,身上的東西帶不走了,何妨在有生之年,把自己可以給出去的,就盡量傳出去吧!」黃多加醒悟,她不但可以四處為人織帳,也可以為需要的人搭起帳棚,帶領更多人一起為各種善行而努力。

目前,「帳棚使命團」以新竹關西為基地,除了在台灣各地偏鄉服事,發送所需物資,也走訪部落、偏鄉的學校,從事安親課輔,並長期陪伴偏鄉孩子。

教做安全無毒清潔劑

黃多加的家人,包括娘家媽媽、女兒、兒子,如今也歡歡喜喜跟著她一起投入偏鄉服務。其中黃多加最喜歡推廣的一門課,就是手作來自化療門診醫生自家採行的獨門無毒清潔劑配方。

「把各式果皮、果渣變成天然、無毒的清潔劑,好用又安全,是最友善土地的做法。」想當初,醫生在教她如何癒後調理身體時,告訴她:除了日常飲食要注意,對於身邊使用的清潔用品,也要盡量是用天然、無毒的產品……「說著說著,醫生就把自家的配方分享給我了。」

四處收集果皮再利用

如今黃多加和媽媽在料理食物時,都會把橘子皮、柚子皮、鳳梨皮……及蔬菜菜葉、瓜果皮……統統收集起來,再製成環保又好用的清潔用品。「我們家沒有這麼多果皮,就跟關西街上的水果店老闆,請他留給我使用,於是我們家人經常開心聚在一起自製清潔劑。」

黃多加並把這手作無毒清潔劑的方法,教給偏鄉、部落的孩子,帶著小朋友親手做出無毒清潔劑,接著再手繪瓶身。「小朋友像是玩遊戲般,塗塗畫畫,過程中聽著大自然的果樹故事,知道要愛惜一草一木,所有『廢物』都可以轉化再利用,千萬不要浪費。」

服務忘憂活過11年

很多小朋友回到家中,自然而然也將這樣環保、有機的觀念,傳給家中的大人。「帳棚使命團隊不只為偏鄉孩子送手作愛心麵包,也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教孩子手作環保清潔劑。」

小手牽大手、環保一起走,不知不覺間,時光匆匆流逝,距離黃多加被宣判最多可再活9個月,一晃眼已過了11年,而她創辦的帳棚使命團,也在各地服務超過5年多了。

未來,黃多加希望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同行,搭起更多行善的帳棚,為需要幫助的人,找到安慰支助的帳棚。



在人生曠野堅定心志

每到內心有懷疑時,黃多加就會想起:曾在以色列參訪時,一個人被遺落在曠野裡的經驗。

那一次,剛從約旦進入埃及,在曠野中的道路上,車子稍事休息。黃多加排著很長的隊伍上洗手間,沒想到一出來,發現車子竟然開走了!

黃多加獨自站在罕無人跡的大漠中,手機、證件都在車上的背包中,望著前後無人、無村的景象,不禁害怕地放聲大哭。

這時,一位路過的美國背包客,突然走過來對黃多加說:「不要擔心,上帝會保佑妳的!」經過這位背包客的協助,打電話到車行、聯絡到司機,讓她很順利地和司機聯絡上,最終也平安回到台灣。

日後,她在部落服務時,每每想到當年心焦如焚、被人安慰後的心靈。「我就依照當時的心情,去安慰焦慮不安的人。」也因此,她對於每次輾轉數小時,才能去到山上部落的舟車勞頓,因為總能安慰乾枯渴望的心靈,再辛苦也從不喊累。

「就算只有一個人受到安慰,也值得了。」有次上山,黃多加在搭區間車轉公車的過程,遇見一位婦人向她搭話,也才發現兩人同為客家鄉親。這位婦人牽起黃多加的手,傷心的邊哭邊說著:「阿妹啊,我今天早上沒有媽媽了!」

黃多加想起旅途被丟包的心情,一路安慰那位大姐。在前往東埔的路上,兩人一直聊一直聊,之後成為很好的朋友,這位婦人後來變成黃多加在東埔服務時的好幫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