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印象】永春陂溼地公園

文/王岫 |2021.04.13
2984觀看次
字級
永春陂溼地公園一隅。 圖/王岫
永春陂入口。 圖/王岫

文/王岫

去年三月,永春陂溼地公園正式對外開放,筆者造訪時,雖植有蘆葦、水丁香、流蘇、野薑花等植物,但因初開放,未見任何樹木開花。今年三月再訪,已見到流蘇花盛開,杜鵑花也到處展露花顏。想來,永春陂將來不只是防洪與生態的溼地公園,也是賞花、健行的幽靜休憩園區。

永春陂溼地公園是台北市信義區第一座都會型溼地公園,環繞在四獸山(虎、豹、獅、象山)下。過去山上的溪水往下流,容易形成獨特的谷地埤塘,此地早年稱頂陂,清康熙年間,約有五十公頃左右的陂塘(依山勢築堤儲水謂之「陂」)。到了乾隆年間,有一批福建永春人渡海來此開墾,便將此地改名為「永春陂」。

當年儲水甚豐,且因周邊山景秀麗,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期間,常在公餘之暇來此地泛舟踏青。此後因瑠公圳五分埔支線開闢至此,永春陂埤塘灌溉功能日漸被取代,加上四周山上開挖煤礦,煤渣、廢水等都流入陂塘之中,因此水域面積縮小許多;到了日據時代,更因蓄水涸竭而被填土為地,永春陂最後只留下陂名而無水。

政府遷台後,永春陂作為軍方營區,曾有憲兵整訓營、陸軍禮砲營,陸軍化學兵營等單位駐紮,後因溼氣嚴重,國軍部隊紛紛撤出營房,土地因而閒置多年。二○一四年,市政府曾打算在此興建二千戶公有住宅,然地方文史專家反對,認為永春陂位於四獸山山腳,希望將此地改造為生態及防洪兼顧的溼地公園,市府遂改以生態復育、環境教育的溼地公園為目標。

二○二○年三月,永春陂溼地公園正式完工並對外開放。此公園總面積三‧九八公頃,綠地與水域占了百分之八十六‧三公頃,長條形的園區有環形步道,可供散步、行走,其間亦有多處觀水平台及溪水跳石等設施,可欣賞水景、觀看滯洪功能的解說。公園中亦有小山丘一座,及蕨類圖形小步道,乃利用河濱疏濬土壤打造而成,象徵溼地公園的環保、生態意涵。

公園種了四十多種以上的植栽、樹木,吸引多種鳥類前來住居。永春陂溼地公園將在地球暖化趨勢下,藉溼地系統來調節氣候,降低都市的熱島效應;夏季若有颱風大雨,亦可提供防汛功能,降低排水系統的負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