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市 紙鳶飛舞九降風 火旁龍花火照夜空

文/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2025.01.06
732觀看次
字級
苗栗市風箏節期間,天上有各式各樣的風箏飛舞。圖/苗栗市公所提供
苗栗市天后宮2樓大殿。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苗栗市天后宮3樓六角亭媽祖泥塑金身,內有8.8吋開基媽祖神像。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台灣工藝中心苗栗分館展出陶藝家羅正峰〈燃後〉系列作品。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苗栗市祥龍隊伍中,出現「貓狸」造型的龍珠。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歷史建築「謝氏宗祠」。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苗栗市「龍」活動,結合民俗表演。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苗栗市元宵「火旁龍」活動,用大量鞭炮炸龍。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苗栗市徽風箏。圖/苗栗市公所提供
台灣工藝中心苗栗分館造型,是依據傳統「登窯」外觀建造。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文/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九降風起,紙鳶情揚,美食飄香」。苗栗地區入秋後,所颳起的「九降風」最適合放紙鳶(風箏)。迎風飛揚的風箏,搭配「四炆四炒」客家美食,令人流連忘返。此外,元宵節龍(炸龍)活動,更入選客委會「客庄十二大節慶」。

苗栗早期是道卡斯族巴利社(Bari)的居地,「巴利」意即平原。先民渡海來台後,因「巴利」發音近似客語「貓狸」,以此作為地名。清光緒15年(1889年)新竹縣拆為2縣,於是將貓狸改為較文雅的近音「苗栗」,地名沿用至今。

獨特慶典 元宵龍納福

苗栗市有近9成的客家人口,在客家文化中「龍神」具有特殊地位,不僅是一個傳統符號,更是文化的象徵,無論是重大節慶或是農業活動,客家人常會舉行祭龍儀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傳承「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客家人,有句俗諺「獅龍入屋,買田做屋。」舞龍、舞獅不僅具有吉祥富貴的寓意,舞龍在客家人過春節、鬧元宵更是一項重要活動,表達對新的一年寄予美好的期望。

苗栗的客家人除了保留古老的舞龍民俗之外,過年期間還會把「神龍」請到凡間作客。大年初九為祥龍點睛後,祥龍就會到街道店家或機關團體獻上祝福,店家也會以鞭炮迎接祥龍的到來,祈求來年生意興隆。

「龍」是專屬於苗栗客家人的元宵節慶活動,民眾以大量鞭炮、蜂炮炸舞龍,據說鞭炮炸得愈多,來年就會愈旺。相傳這項民俗活動,源自大陸客家原鄉,具有迎春納福的意涵,也是苗栗客庄每年最熱鬧、最獨特的節慶活動。

風箏文化 祝福傳遞四方

每到9月入秋「九降風」吹起,民眾總會趁著秋高氣爽時節,放風箏助興。風箏客語發音為「紙鳶」,苗栗市公所自2011年起舉辦「紙鳶傳情」活動,不僅邀請國際風箏達人來台表演,更將花布、斗笠、桐花等客家元素導入風箏活動。

除了藉由風箏宣揚苗栗客家文化之外,也藉此推廣客家美食,尤其客家人宴客的「四炆四炒」八道菜,有四道菜要用小火慢燉(炆)、四道大火快炒。「四炆四炒」沒有標準流程,火侯要靠廚師不斷練習與琢磨,被認為是一項無法言傳的廚藝。

工藝分館 客家登窯造型

苗栗是台灣陶瓷發展重鎮,位於苗栗市的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是一個結合客家生活、展現客家工藝精髓的場館,它的造型是依據傳統「登窯」外觀建造,頗具在地傳統特色。

登窯又稱「坎仔窯」或「目仔窯」,是由幾座長方形的窯室串連而成,通常依山而建,由低往高,因此也稱「階級窯」。苗栗的登窯一度多達30座,不過後來隨著瓦斯窯、電窯的問世而沒落。

歷史建築 客家宗祠文化

苗栗客家宗祠不僅是家族的聚居地,也是保存客家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苗栗市客家宗祠有30幾處,其中位於南苗的「謝氏宗祠」,是全台謝姓三大祖廟之一,2009年列為苗栗歷史建築。

謝氏宗祠全名為「田心謝氏陳留堂」,創建於日本昭和8年(1933年),以謝姓發祥地「陳留」作為堂號。謝氏宗祠為四合院建築,宗祠內有匾額14方,梁柱對聯28副,記述祖先史料、功蹟及對族人的冀望與訓誡。

單車進香 宗教文化魅力

苗栗市天后宮創建於清嘉慶21年(1816年),廟內供奉有新舊神像,過去的泥塑舊神像,多出自新竹泥塑師阿技師(彭木泉)、阿桶師(林增桶)師徒及阿煥師(林礽真)之手。其中,供奉於3樓護龍六角亭內的大媽祖泥塑金身,高約5尺8吋,金身內還藏有高約8.8吋的開基媽祖神像。

每年農曆3月13日,苗栗市天后宮與鄰近鄉鎮的媽祖信徒,會組隊一起騎單車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出發隊伍分成半夜12時、清晨6時兩班,每班都有班長帶路、修車師父押隊,沿途停靠各地媽祖廟休息、過夜,成為苗栗客家人獨有的媽祖進香文化,後來隨著交通工具改變而沒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