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來悅愛】《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不想工作了!》幽默探討工作意義

文/施佩君 |2024.12.15
510觀看次
字級
《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不想工作了!》 圖/悅知文化提供

文/施佩君

讀國中的兒子常在起床時咕噥一句:「不想上學。」我在電腦前磨磨蹭蹭了老半天,腦袋裡拉鋸的念頭是:「該工作了!不想工作了!」許多人都會這樣吧。

《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不想工作了!》是一本探討工作意義的繪本,替每一個不想上學、不想工作的人,道出職業倦怠心好累時的厭煩與委屈,紅燈先生、綠燈先生決定離燈出走,從此不用工作,環遊世界……但人總要回歸現實。

抱怨單調重覆的日子

行人專用號誌的符號,我們通常暱稱為「小紅人」、「小綠人」,好像兩個躲在號誌燈箱裡的精靈,在繪本中被擬人化為「紅燈先生」、「綠燈先生」,頓時有了上班族的味道。他們在書名頁登場,兩眼無神,直視前方,配合文字「斑馬線前方的行人號誌,變綠燈了。有人正盯著路人過馬路。」他們就是「有人」,「盯著路人過馬路」是他們的工作。

這是一份24小時,全年無休的工作,因此,紅燈先生大叫:「我受夠了!已經忍無可忍了!」也未可厚非。綠燈先生當然也有同感,而他說的話,相信許多上班族都會猛力點頭:

「綠燈、紅燈、綠燈、紅燈,

一亮一滅,一滅一亮,

整天都做同樣的事情,真是煩透了。」

這時,他們只對彼此出氣,較量誰比較累,直到烏鴉飛來,對他們說:「既然這麼累,你們可以不要工作啊。」「就算沒有行人號誌,對我也完全沒影響。」真是一語驚醒紅綠人,他們決定不工作了!

在此之前,「不工作」是紅燈先生、綠燈先生從未出現的念頭,意謂著他們認定工作是「應該」、「必須」、「一定要」做的事,抱怨就成了單調重覆的日子裡,唯一能反映自我的時刻。

烏鴉看似事不關己的風涼話,卻讓紅燈先生、綠燈先生發現自己有所選擇,原來在「工作」之外,還有「不工作」的選項。他們嘗試過工作,當然也要試試「不工作」,於是,我們看到放飛自我的紅燈先生、綠燈先生,各種「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胡搞瞎鬧。這個跨頁的圖令人捧腹,很高畠那生啊!

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的影響力:「路上的車子和行人亂成一團」,這還不足以產生工作的動力,直到被淘汰的危機出現,工廠叔叔(智慧老人原型)一番開導,並為他們找了一個更有存在感的地方,讓他們進一步去思索為何而作、為誰而作,這份工作對於自己與他人的價值是什麼。結局不意外:「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漸漸愛上了工作」。

他人生命安全的依靠

或許是要反映工作的嚴肅面吧,繪本文字的教育味道重了些。多虧了高畠那生的圖畫,在作者植村珠用文字一本正經的說故事時,他不動聲色地在背後用明亮的色彩、自由活潑的構圖、搞笑的表情動作,幫故事加油添醋,逗樂讀者,改變了閱讀的氛圍與節奏。

例如占了一整頁的安全帽叔叔抱著號誌燈的圖,高畠那生畫了一個讓人猜不透又引人發噱的表情,讓讀者又要替紅燈先生、綠燈先生緊張,又忍不住笑了出來,而塗滿橘色的背景是滿滿的正能量,好像在對讀者說:Don't Worry, be Happy!

雖然,工作的地方變了,紅燈先生、綠燈先生的角色沒變、工作沒變,也仍然走不出燈箱,但他們在這段繪本旅程中,經歷了從自己與不同他人的角度,觀看工作與扮演的角色,發現束縳自己的燈箱,竟是他人生命安全的依靠時,找到了工作的意義、存在的價值,因此從不耐煩、不甘願到開心、認真地工作,堅守崗位。

話說回來,以行人號誌燈來說,不按規矩閃示或不閃示,馬上就會讓交通大亂,是不被允許的。但如果是人生呢?偶爾放縱一下、消極一點、來點負能量、躺平一陣子,應該不算壞事吧!如同紅綠燈隱喻的止行,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至於何時行何時止,就得自己琢磨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