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棒比冰淇淋融化得快?

文/檸檬 |2025.04.22
236觀看次
字級
圖/樹下繪本
圖/樹下繪本

文/檸檬

夏天來了,手裡拿著冰棒,才拍了幾張照準備開吃,滴答滴答,黏膩的糖水已經流到手上。而另一邊,朋友的冰淇淋雖然開始變軟,卻還能保持形狀,慢慢享受。這是自己人品不好嗎?當然不是!

結構不同 融速相異



先來看看這兩者的組成。冰棒幾乎全是水,加上糖或果汁凍成的硬塊,簡單直接。冰淇淋不只是水,還有乳脂、蛋白質,甚至還摻入了許多小氣泡。這些氣泡讓冰淇淋的結構變得鬆散,也讓它看起來比冰棒更柔軟。

水的特性決定了它的融化速度,水的「比熱」很高,也就是說,要讓水升溫,需要吸收大量熱量,但當它開始融化後,受熱的速度也比其他成分快得多。而乳脂的比熱容較低,也不容易導熱,這表示冰淇淋的乳脂能幫它「撐久一點」,讓熱量不會那麼快傳進去。換句話說,冰棒的結構單純,沒有額外的乳脂來「保護」,因此熱量一進來,它就只能乖乖融化了。

更慘的是,冰棒的凝固點比冰淇淋高。水本來在0℃就開始結冰,但糖分會降低它的凝固溫度,讓它可能要到-2℃才能維持固態。而冰淇淋的乳脂與蛋白質讓它的凝固溫度更低,通常要到-10℃才會變得完全柔軟。

不只是內部成分,形狀也是關鍵。這裡就要提到數學中一個有趣的概念:表面積與體積比。這指的是一個物體的表面積與它的體積之間的關係。冰棒通常是細長形,表面積大,這表示它與空氣、陽光接觸的機會更多,吸收熱量的速度也更快。而冰淇淋常見的形狀(像是圓球狀或長方體包裝)通常表面積相對較小,這讓它比冰棒更能保留內部的低溫。不管溫度多高,冰淇淋的內部還是能維持一段時間的冰涼狀態,而冰棒外層一旦開始融化,裡面就跟著垮掉。

蓬鬆柔軟 空氣有關



除了形狀,冰淇淋還有一個祕密武器——空氣。製作冰淇淋時,會攪拌進大量空氣,讓它變得蓬鬆柔軟。這些微小的空氣泡,除讓冰淇淋的口感更輕盈,也成為熱量傳遞的「緩衝層」。

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也就是說,它不容易讓熱量快速傳遞,有點類似厚厚的羽絨外套,就會能有效阻擋冷空氣,讓身體保暖。相比之下,冰棒沒有這樣的「防護罩」,每一分熱量都會直擊核心,讓它迅速從固態變成液態。當冰棒開始融化時,整體結構幾乎無法維持,於是它只能一邊流淌,一邊接受現實。

綜合來看,冰棒會比冰淇淋融化得更快,完全是它天生的劣勢:它的表面積大、成分單純、比熱容高、沒有乳脂保護,也沒有空氣延遲熱量傳遞。這些條件加總起來,讓它根本沒有機會在高溫下長時間存活。 所以,如果夏天想悠閒地享受冰品,選擇冰淇淋可能比較不會手忙腳亂。不過,如果渴望快速降溫,也許冰棒是最佳選擇——畢竟,它的融化速度讓我們不管再怎麼慢,也不得不在短時間內吃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