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BOB
文/林育安
烏龜從龜蛋中孵化出來,身上就穿著一件無法脫掉的衣服「龜殼」。當烏龜於龜蛋中發育時,牠的肋骨就會漸漸地變形而發育成為龜殼,烏龜的龜殼是由肋骨所演變形成的,是屬於內骨骼,並且與烏龜的身體是相結合在一起無法分離的,龜殼內部還布滿許多神經與血管,血液可以供給營養與氧氣,給予身體細胞生長發育所需,而神經可以感知外界的訊息,並將所收到的訊息傳送到大腦,並採取應變措施。因此,烏龜在發育長大的過程中,是會伴隨著烏龜的長大而發育變大。
背腹兩甲 有內外層
龜殼可以分為背部及腹部,位於背部的龜殼稱為「背甲」,背甲如同一片一片的盾甲所拼湊而成的,位於頭部上方的稱為頸盾,位於尾部上方的稱為臀盾,位於背部正中線上方的稱為椎盾,椎盾二側稱為肋盾,在肋盾最外緣二側為緣盾。
腹部部位的龜殼稱為「腹甲」,也是如同背甲一樣,由一片一片的盾甲拼湊而成,位於頭部下方的稱為喉盾,位於尾部下方的稱為肛盾,喉盾下方的盾稱為肱盾,肱盾下方左右側為胸盾,胸盾下方左右側稱為腹盾,腹盾下方左右側為股盾,前腳左右側下方腋下盾,後腳左右側的稱為鼠蹊盾。
位於身體周邊二側的龜殼稱為「甲橋」,甲橋的功能除了保護烏龜側面的身體外,亦是做為龜殼的背甲與腹甲二者相互連接起來的橋梁,烏龜除了頭、頸、四肢及尾巴能伸縮自如的進出於龜殼外,其餘整個身體都是被龜殼所包覆。
龜殼的背甲、腹甲與甲橋都是由內外二層所構成,內層稱為「骨質層」,形狀像一塊厚硬板子,而在骨質層的表面則稱為「角質層」。
龜殼的表面由一塊塊盾甲組成,並且在盾甲間的結合處有縫線形成,不過縫線處並不是龜殼最脆弱的地方,由於內層的骨質層與外層的角質層,這兩層的縫線相結合的位置,並不是在同一個位置,而是錯開的,因此增加了龜殼的堅韌性,可使龜殼不易裂開而發生受傷情形。
用途奧祕 令人驚嘆
我們來看看龜殼具有哪些用途吧!
保護作用:烏龜身體內的臟器都在龜殼內,龜殼對這些臟器都具有保護作用。當烏龜遇到危險或是獵物攻擊時,也可以將其頭與腳縮進龜殼中躲藏避難,以避免受到傷害。
不過,穿山甲與犰狳也有如同龜殼一樣堅硬的鱗甲保護生命安全,雖然都是具有保護作用,但是穿山甲的鱗甲是由身上的毛所演化而成的,而犰狳的鱗甲則是由皮膚產生的骨質外皮所形成,而龜殼則是由骨頭即肋骨所形成的。
物種辨識:龜與鱉都是屬於龜鱉目,龜的背甲硬且有如盾狀一片一片的盾甲,鱉的背甲軟是由革質軟皮所組成,並且也沒有像烏龜那樣具有盾狀的盾甲,鱉的背甲表面呈光滑狀態。另外,每一種烏龜龜殼的背甲與腹甲都有特有的顏色與花紋,因此我們就可以藉由這些龜殼的顏色與花紋以辨識烏龜種類。
年齡辨識:植物的樹幹具有年輪,在龜殼的背甲上一塊一塊的盾甲內,也都有一圈一圈的紋路,如果圈圈的紋路愈多,則代表烏龜的年紀愈大。
健康指標:健康的烏龜龜殼堅硬且光滑,且不會有損壞的情形產生。若是背甲上的環狀圈圈消失或是呈現不規則狀、盾甲有損壞、潰爛、變軟情形或是有裂縫產生、發臭,或是龜殼的顏色變淡,出現白色斑點等,表示烏龜的身體健康亮起了紅燈。
看似一個簡單的龜殼,卻具有這麼多的學問,你是否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又很神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