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成美文化園:歷史古厝兼具庭園之美

文/丹青 |2025.03.07
408觀看次
字級
成美公堂為一傳統閩客融合建築。圖/丹青
明倫亭曾是魏家私塾。圖/丹青
日式庭園彷如天然畫框。圖/丹青
象徵四兄弟同氣連枝的日本黑松。圖/丹青
廊道間飾以客家花傘。圖/丹青

文/丹青

彰化縣永靖鄉的「成美文化園」,由頂新集團規畫創立,以魏家祖厝「成美公堂」為核心,加上一座有「台灣兼六園」美稱的日式風格庭園,占地十六‧五公頃,是台灣中部庭園之美和歷史古厝兼具的著名景點。

頂新魏氏家族,一八六三年從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渡海來台,於彰化縣武西堡永靖街開墾營商。其先祖魏瓊昭因從父習醫多年亦精通醫術,同時經營染布與鹽業,逐漸發家致富。後於永靖街取「成人之美」含意,以「成美」為商號兼行醫濟世。一八八五年,於十五莊圳水路旁興建「成美堂」,作為家族祠堂兼魏家祖厝。

魏家事業版圖不斷擴大,光復後的一九五○年代,魏和德成立以製油業為主的頂新集團,之後並擴充到建築、食品等事業。

魏家祖厝起初是一條龍式的竹筒屋,一九一七年修建成二進雙護龍格局。後因歲月刻蝕頹圮,歷經九二一地震後更顯殘破,魏家後代亦逐漸遷離。一九八○年,頂新魏家四兄弟有感於祖厝日漸凋零,為保有古厝風貌並重現閩客建築技藝,遂興起修復之念想,除了逐步取得魏氏八大房宗親同意,也陸續收購成美堂附近土地。

二○○五年,魏家兄弟請來專業修復團隊展開古厝修復工作,隔年完成全區測繪暨修復保存計畫,二○○八年獲登錄為彰化縣歷史建築。修復過程中,模擬傳統工法的實驗區也被保留下來,更名為「傳習齋」,作為園區內的建築教學區。

修建後的成美公堂,為一座二進四護龍的傳統閩客融合建築,古蹟專家李乾朗稱其為「台灣二十大民間古厝之一」。除公媽廳、神明廳、敬祖室、敦宗室未開放外,其餘二十多間房室,皆布置為昔日的廚房、浴間、客廳、書房、穀倉之樣貌,並展示民俗與地方史料,作為「百年常民生活博物館」供民眾參觀;廊道間布置的客家小花傘,也成為民眾拍攝之景點。

祖厝修建過程中,庭園由姚仁祿、郭俊沛等人設計規畫,建置出天然畫框、白砂青松庭、枯山水景、瀑布、池庭等五大看點。二○一四年,又將紀念四兄弟父親的「和德園」和紀念母親的「如雪園」,整併為「和園」。

和園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園有「幸福花園」、「千歲玉蘭花」、「紫幻許願藤」、「花好月圓」及「播夢種子」等,以裝飾藝術為主的庭園造景;西園則包括了落羽松祕境、鵲橋及歸鄉步道。庭園植樹超過五百棵,包含兩百餘株紫薇花及五百五十年樹齡的紫檀;鎮園之寶,則是一棵分出四支樹幹、樹齡約兩百二十年的日本黑松,象徵魏氏四兄弟同氣連枝。

成美文化園兼具古厝與庭園之美,離彰化高鐵站也不遠,方便北部與南部民眾搭高鐵來趟一日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