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芳枝
文/吳芳枝
客廳擺了一個中藥碾藥器,是多年前從外婆家帶回來的,母親經常擦拭,一塵不染,特別交代不許拿下來玩。
外婆家以前在菜市場對面開了間草藥鋪,店鋪裡陳列著許多乾貨藥材和新鮮的藥草,琳瑯滿目,每天人潮不斷,母親從小就幫忙整理藥材,每天環繞在青草藥材之間,碾藥器整天在她手中幾乎沒停過。日據時代,生活困苦,市井小民付不起昂貴的醫藥費,身體如果有些小毛病,總會到中藥房抓藥,回家煎煮服用,「水煎藥」當年在草藥行業很興盛。
中藥碾藥器是傳統用來磨碎中藥的工具,有鐵製的碾槽和像車輪的碾盤,外形狹長如船型,中間有凹槽,放入草根莖之類的藥用植物,雙手握住碾盤的木柄,然後來回壓碾研磨,使藥材粉碎、脫殼,是自古以來中藥房常用的工具。
母親從小就在中藥房裡,耳濡目染略懂草藥,小時候常常用中藥幫我們冬令進補,夏天喝青草茶退火消暑。母親若身體不適,也不看西醫只吃中藥,小火爐上燻得烏七抹黑的陶藥罐,保健治病都靠它。
科技不斷進步,新一代研磨機問世,能快速磨碎堅果、五穀、豆子、咖啡、藥材,傳統的中藥碾藥器就逐漸退出生活舞台。
外婆的草藥鋪收攤了,母親把中藥碾藥器留下來當寶物,怎捨得讓古老的文物消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