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清秋滋養 松子綠豆糕 文/但漢蓉 |2025.10.04 語音朗讀 27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炒至豆泥變乾不黏鍋 圖/但漢蓉砂糖、蜂蜜、無鹽奶油先融化 圖/但漢蓉綠豆仁泡軟後蒸到鬆軟 圖/但漢蓉圖/但漢蓉蒸熟的綠豆趁熱下鍋翻炒 圖/但漢蓉 文/但漢蓉《曆書》記載:「斗指甲為寒露,陰氣漸重,露凝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時節,暑氣全消,天氣轉涼,露水漸寒,真正進入深秋,草木由盛而衰,蟲鳥隱伏,大地的氣息漸漸由喧囂走向沉靜。在台灣,寒露節氣多落在中秋節前後。這時候,古早味樸實的綠豆糕,便成了最合宜的點心,因為材料簡單,製作容易,口感清潤,揉捏幾顆飽滿圓潤的綠豆糕,承載著祝福與團圓的心意。依照時令,寒露適合少辛多酸,以收斂肺氣、養護脾胃,而五穀豆類正是滋養的良方。綠豆清熱潤燥,松子滋潤養肺,細細蒸熟、搗碎,再壓製成形,入口綿密清香,不膩不火,正是寒露時節裡最宜人的一口秋味。一枚小小的松子綠豆糕,不若月餅的華麗,卻多了幾分素樸安然,猶如深秋菊花的綻放,在靜美裡透著清芬,若能在午後泡一壺熱茶,與親友共坐,捧著這份手作的心意細細咀嚼,不僅嘗到秋天的味道,也嘗到親情的溫度。松子綠豆糕 食 材 (約12個)去皮綠豆仁200克、砂糖30克、蜂蜜50克、無鹽奶油或椰子油40克、鹽一小撮、桂花蜜適量、松子適量 作 法 1.泡豆:將綠豆仁洗淨後泡水5~6小時(或冷藏隔夜),讓豆仁吸水軟化。瀝乾後放入電鍋蒸,外鍋加約1.2米杯水,跳起後再悶30分鐘,直到豆仁鬆軟,用手一壓就碎即可。2.壓成泥:蒸熟的綠豆趁熱壓碎(可先過濾網使口感更細緻),成為綿密豆泥;若直接在炒鍋中翻炒並按壓,也能散開,但會保留些許顆粒感。3.炒豆沙:平底鍋中加入油、糖與少許鹽,小火加熱後放入豆泥不停翻拌。若鍋溫過高可暫時關火。炒至豆泥變乾、不黏鍋並能成團即可,約需5~8分鐘。4.壓模成型:將豆沙分成小份(每顆約30~35克),放入模具壓實,再脫模。5.放涼定型:放涼即可享用;冷藏後口感更紮實。若需保存,可冷凍,食用前一天移至冷藏退冰即可。6.享用:食用前可淋上桂花蜜,點綴松子,增添口感層次與香氣。美味貼士●多餘的豆沙可冷凍保存,取出後稍微退冰即可再利用。●油脂選擇:奶油、苦茶油、橄欖油、椰子油皆可,不同的健康油脂會帶來不同風味。●若餡料過濕軟,可在熱鍋中多翻拌一會兒去除水分;若過乾,則可適量增添油或蜂蜜,以增加濕度並讓餡料更柔軟。 前一篇文章 【庶民料理】 懷念的古早味 南瓜米粉 下一篇文章 【樂活輕食】愛心燕麥粥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青蔬好味】市場小確幸 海苔黃瓜大滿足【蔬活日常】植物之肉 毛豆【節氣養生】養藏溫補 桂花蜜小米糯藕【蔬食百味】番茄菇菇薑黃炊飯【賣菜郎說菜經】豌豆家族123【逸饗蔬食】麻辣鮮香 台版巴適小麵 作者其他文章【節氣養生】養藏溫補 桂花蜜小米糯藕【節氣養生】霜降 甘醇溫潤 桂香龍眼小米露【節氣養生】 秋分 潤燥的甘露湯【節氣養生】 白露 掌心的甜糯 五穀黏豆包【節氣養生】 處暑 秋收之味 蓮子四神綠豆湯【節氣養生】潤養肺氣 杏仁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