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CH
文/張敞
閩南語形容長春花很「臭賤」,意思是生命力旺盛,因數量太多而失去了身價。它確實隨處可生長,比如廢棄輪胎、公寓一樓的細縫處……但我看見的不是卑微,而是曾被稱作日日春的女子,等待露水,等待天光,無靠卻堅毅。
長春花,別名日日春、時鐘花、雁來紅等,早在清朝以前便引入台灣;台灣氣候溫暖,因而花開不斷,有「日日春」之稱。其花色多見白色與紫紅色,五瓣平整,但我更愛它含苞旋捲的姿態,花瓣張開後,從外觀不見花蕊,因雄蕊和雌蕊深藏於花冠筒中,即便沒有昆蟲傳粉作媒,也能自行受孕結實。
常言:「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日日春打破了這個規則,幾乎全年開花,儘管單花的生命只在四天左右,但整體花開不斷,一朵接一朵;人與花的壽命有涯,而生命的循環無盡,歷經初生、成長與蛻變、延續、衰退,和種種因緣聚合,正如四季遞嬗,一年春盡一年春,生生不息。
杏林子《現代寓言》有一則對話,玫瑰說:「我只有在春天開花。」日日春說:「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前者驕傲,絕不將就;而後者選擇在惡劣的環境中創造機會,努力、樂觀地生存。迥異的價值觀,讓它們開出截然不同的花。我早已走過玫瑰的年紀,人到中年,與其懷念青春,不如把握現有的人生,開創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