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 文/莊曉明 |2025.07.04 語音朗讀 57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榮淦在尚未鋪設柏油的馬路上投擲棒球。金門街的宿舍空間十分窄仄,沒有書桌可用,學生只能在床上或去餐廳讀書,也無運動設備。因此課餘時間,學生會在宿舍前面的馬路跑步或投擲棒球。圖/陳榮淦提供陳榮淦老家就在新竹市,當天一家老小共十四人浩浩蕩蕩前往參加他的畢業典禮。從這張照片約略可看到當時校區的陽春樣貌,也讓大眾更加了解電子所草創時期的艱辛。圖/陳榮淦提供一九五九年秋天,交大電子所由台北搬回新竹後,職員、學生一起遊覽獅頭山。圖/陳榮淦提供陳榮淦(右)代表領取畢業證書。圖/陳榮淦提供陳榮淦站在交大電子所台北辦事處門。由於陽明交大圖書館收藏的台北辦事處照片,大都從另一角度拍攝,看不到內側院子,這張照片剛好可以看到庭院,更能一窺當時辦事處的全貌。圖/陳榮淦提供一九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在新竹博愛校區舉辦第一屆交大電子所畢業典禮,淩鴻勛校長致詞。圖/陳榮淦提供 文/莊曉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的新書《馭電風城》,講述交大從復校到第一間研究所「電子所」創立,這一路以來篳路藍縷的點滴。交大電子所初期培育的人才,後來在台灣科技產業不同位階的領域裡,部分校友發揮了執牛耳並豎立巍峨標竿的影響力。書中所述部分內容,有些因為無照片佐證,只能簡單幾句帶過。交大第一屆電子所畢業生,同時也是交大電子物理系第四、五屆系主任陳榮淦教授,手邊還保留幾張珍貴的草創時期照片,透過這些分享,更能補充書中所述。一九五八年六月一日,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二○二巷三號的交大電子所台北辦事處開始啟用;一九五八年十月六日,交大電子所在台北市貴陽街實踐堂舉行復校第一屆研究生開學典禮。為何是在台北辦理?當時交大博愛校區校址選定新竹,但所有校舍還在興建中,因此先商借台大工學院的教室與實驗室,並在台北市金門街租借一棟日式木造平房作為研究生宿舍,等到新校舍落成後才移回新竹上課。一九五九年十月,交大電子所師生陸續遷回新竹。當時校區不大,從大門望進去,只能看到一棟三層的校舍大樓及前面的一座水池,雖然規模略小,但師生、職員感情十分融洽。辦事處打字員王明霞女士曾在書中回憶:交大的學生雖然省籍與生活習慣不同,但相處卻很和樂。由於所內職員人數很少,因此只要校方舉辦教學、旅遊活動,學生和職員幾乎全數參與。陳榮淦自交大電子所畢業後,通過教育部公費留美考試,前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光電科學博士學位,畢業後返回交大任教。幾年後,他又轉職到美國麥斯威爾化學公司研究中心的系統科技部工作。由於研究內容多屬於國防科技機密,因此無法將研究論文發表在期刊,頗為可惜。這次透過《馭電風城》的發表,除了讓外界了解台灣科技產業初期培植人才的發軔過程,也讓書中的「當事人」有機會重溫這段歲月。每一段珍貴的口述歷史都是最佳的還原劑,也讓當年的歷史再現於國人面前。 前一篇文章 【島嶼拼圖】關西分駐所所長宿舍 下一篇文章 【古典時節】寺院道觀清涼法門 熱門新聞 01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2025.10.2602【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2025.10.2603佛光山在家戒會 海內外戒子行佛2025.10.2704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③2025.10.2505白宮宣布 習川會10月30日APEC 峰會登場2025.10.2506國道唯一紅綠燈路段 將改高架道2025.10.2507峨眉湖畔茶席 品茗賞美景2025.10.2508【小土豆日記】泡麵來襲2025.10.2709公務員違規赴陸 明年7月1日開罰2025.10.2510不變的真心,最動人!2025.10.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課本沒有的歷史】 孤軍營裡的疑案【民俗資產】 文昌筆的祝福【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黑白之間──謝輝龍書法創作個展】茶禪一味【大江南北】梧州龍母廟【藏在剪紙中的故事】上海星雲文教館美術館 作者其他文章【生活快門】打開書 開扇窗【府城巡禮】 台南看西街教會【撫今追昔】台北監獄圍牆與戰俘紀念碑【佛門覽勝】章嘉大師紀念堂【府城巡禮】安平金小姐雕像【佛門攬勝】臨濟護國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