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近日宣布啟動新台幣鈔券改版作業,這項攸關全民的重磅訊息立即引發朝野高度關注與討論。有些立委質疑改版動機涉及政治考量,認為改版是為配合執政黨轉型正義理念;也有立委關切龐大改版經費將耗資新台幣五百億元,建議將預算用於照顧社會弱勢。
針對有關「新台幣改版成本高達五百億元」的說法,中央銀行於十月二十八日公布「本行啟動新台幣鈔券改版之補充說明」,特別發出澄清聲明指出,外界所稱的耗資五百億元,是二○一七年時針對新台幣券幣(含鈔券加硬幣)全面改版的估算,其中包含硬幣改版成本約四百億元。然而,由於硬幣價值低且製造成本高,加上電子支付普及致使流通需求逐年減少,現階段並未考慮進行硬幣改版,本次由於僅進行鈔券改版,並無高達五百億元支出之情事。
央行同時指出,台灣現行的紙鈔流通已逾二十四年,此次改版預計於二○二八年開始發行新鈔,屆時現行紙鈔的流通已達二十七年。相較於主要國家平均十一至二十一年的改版周期,台灣步調明顯較為緩慢。
面對改版質疑,央行也提出「更安全、更永續、更全民」三大核心理念,說明鈔券改版的必要性。
在「更安全」方面,新版鈔券將全面導入變色油墨、立體光影、動態變色帶、安全窗線與數位隱影印刷等多層次防偽設計,採用更直觀、明顯且具快速變化及色彩切換效果的先進安全防偽特徵。央行指出,若不適時升級防偽技術,一旦偽造風險升高,將造成更大的社會損失,得不償失。在「更永續」方面,新版紙鈔將採用綠色製程,及永續棉基材、環保油墨等環保材質,以符合淨零碳排趨勢。在「更全民」方面,改版過程將廣納各界代表參與設計,並強化無障礙設計,放大面額數字,加強觸感辨識功能,以利視障民眾辨識鈔券面額,展現對弱勢族群的關懷。
新台幣改版引發的最大爭議,在於主題圖案的意識形態象徵容易引起社會對立。但由於此次新台幣改版僅針對紙鈔,所以原來硬幣上的孫中山、蔣中正等政治人物肖像可以獲得保留,不至於傷害部分民眾的感情。其次,央行總裁楊金龍也明確表示,鈔券改版沒有政治考量。未來政治人物也不會出現在新版新台幣上面,因此可望降低社會的意識形態紛爭。
新台幣改版需摒棄意識形態爭議,建議應採取以下措施:第一,充分發揮公民參與機制的功能。透過諮詢委員會廣納各界意見,讓不同族群、世代、政治立場的聲音都能被聽見,在民主程序中形成最大公約數。第二,主題選擇應超越意識形態符號,聚焦於台灣共同價值。例如台灣的自然生態、文化成就、科技創新、體育榮耀等,都能凝聚社會共識,展現台灣特色。第三,尊重歷史,面向未來。新台幣改版不是要否定過去,而是要與時俱進。在新舊並行流通的過渡期間,應避免製造對立,以包容態度看待不同時期的貨幣設計。
新台幣改版是因應科技升級的必要之舉,也是台灣建構更安全、更永續、更全民貨幣系統的重要契機。在充分溝通、理性討論的基礎上,相信能摒棄意識形態對立、凝聚社會共識,讓新版新台幣成為全民引以為傲的國家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