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最東邊祕境 淡蘭古道桂花香

文/人間社記者陳秀琴 |2024.04.29
1175觀看次
字級
胡適公園「水景花園」。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胡適公園「箴言牆」。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陳列的作品〈開木!開幕〉。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南港茶製場展示的製茶機具。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的牆面,呈現聲波的律動感。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保留日據時代木構洋風桁架。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桂花吊橋」因當地有大片桂花林而得名。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南港茶製場戶外的藤編藝術。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外觀造型獨特。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產業區」建築外觀猶如寶石。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桂花是南港的「區花」。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陳列的樂器等文物。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文/人間社記者陳秀琴

南港是昔日「淡蘭古道」的中繼站,也是「台灣包種茶」的發源地。二戰結束後,南港被劃入工業區,由於工廠排放濃密的黑煙,一度使南港成為「黑鄉」,後來重工廠遷離,南港逐漸轉型為商業區,如今是充滿活力、多元文化的城區。

雙北交界 浪漫茶山風情

南港因位於基隆河南岸而得名,清代移民以福建安溪人居多,其中又以茶農占多數。

相傳清光緒11年(1885年),安溪人王水錦、魏靜時來台,發現南港舊庄一帶適合茶樹生長,於是引進茶樹栽種,使南港成為台灣包種茶的原鄉。

除了包種茶之外,南港也是全台第二大的桂花產地。桂花被喻為謙沖君子,也是南港區的「區花」。南港栽植桂花,主要是因茶農為使包種茶更加香郁,於是以桂花燻茶葉,成為當時新興的製茶技術。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茶製場)海拔高約380公尺,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初夏夜晚,螢光點點,非常浪漫。當地栽植的桂花屬於「四季桂」,一年四季都可開花,因此也叫「月桂」。天氣晴朗時,可遠眺台北101大樓。

走進茶製場,可認識台北的茶葉風華史,當地茶農也會輪流在茶製場「說茶」、「奉茶」,甚至「唱茶」(製茶打油詩)。茶製場周邊有環山步道群,步道上有台北市與新北市汐止區的「界碑」,被譽為「台北最東邊祕境」。

東區門戶 流行音樂中心

日據末期,南港包種茶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煤礦與磚瓦業。二戰結束之後,因重工業進駐,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直到1980年代,工廠逐漸撤出,南港才擺脫「黑鄉」惡名,重見藍天。

1990年代以後,南港開始變身,包括基隆河截彎取直、鐵路地下化、興建展覽館、引進產業聚落、三鐵共構等,將南港規畫為「台灣智埠中心」,打造軟體、會展、車站、文創、生技等5大中心的東區門戶,讓「黑鄉」變「黃金」。

其中,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簡稱北流)就是重要文創建設之一。2020年9月開幕的北流,由「表演廳」、「文化館」、「產業區」等3棟外型獨特的建築體與腹地廣大的戶外表演空間組成,建築體之間以空橋作為連結。

「表演廳」以台灣山巒意象為外型,喻意華語流行音樂綿延不絕,再創高峰。「文化館」外觀有如音樂寶盒,牆面呈現聲波的律動感,內部展示台灣流行音樂重要故事與史料。「產業區」以培育新一代音樂人才為目標,建築外觀猶如寶石,希望激盪出寶石般的光芒。

瓶蓋工廠 文創產業基地

二戰期間,歐亞海運中斷,當時台灣總督府推動「南進政策」,確立「工業台灣,農業南洋」,並在台成立「國產軟木工業株式會社」,生產軟木塞、金屬瓶蓋和碳化板,其中碳化板因具有隔熱與絕緣效果,提供海軍作為保修軍艦的材料。

二戰結束後,工廠由台灣省專賣局接管,1958年改名「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瓶蓋工廠」,俗稱「南港瓶蓋工廠」,營運至2004年停產。工廠經過整修後,2020年以「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的面貌問世,園區保留6棟歷史建築,並導入文創產業。

胡適公園 緬懷自由哲人

胡適(1891-1962)是近代自由主義的先驅,畢生倡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實驗是真理的唯一試金石」等治學方法,他擁有34個博士學位,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博士學位的人之一。1962年在中研院開會時,因心臟病發過世。

胡適身故後,安葬在中研院對面,後來擴大闢建為「胡適公園」,胡適在中研院旁的故宅也改建為「胡適紀念館」。公園內有噴泉池、水景花園、箴言牆、涼亭等設施,其中涼亭為北京大學同學會募資興建。

胡適的墓誌銘則是由北京大學教授毛子水所寫,文中寫道:「我們相信形骸終要化滅,陵谷也會變易,但墓中這位哲人所給予世界的光明,將永遠存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