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發展 自我意識嗎?

文/蔡祈岩 |2025.11.08
86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圖/123RF

文/蔡祈岩

在智慧的2個獨立維度「智力」與「自我意識」之間,AI在智力維度突飛猛進,超過人類的智力似乎是指日可待;但AI在「自我意識」這個維度似乎還是繳了白卷。這是AI進一步造福人類的瓶頸,還是讓AI長期與人類共和平共存的機會呢?對此,我們有必要認真看待「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這個維度。

智力超前但意識不足

AI基本上是源於人類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設計出一套模仿人類智力的系統而來,從計算、記憶、判斷、分析,到後來的預測、語音文字理解、圖像識別,甚至推論、歸納、生成創造等能力,AI都是一步一步模仿人類智力來變聰明的。

從目前的進展來看,AI在「智力」的各個面向上,超越人類是可以預期的,然而在「自我意識」這個維度上,目前似乎沒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任何一個AI模型產生出了哪怕是較為粗淺或低階的自我意識。

工具它 夥伴它 超人它

這或許是個好消息!如果未來AI在「智力」上遠超過人類,但它卻完全沒有「自我」,那麼AI帶給人類的風險將小得多,AI倫理議題也就單純許多。這代表人類只要處理濫用AI、資安等課題即可,同時還能大大受益於AI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科技發展加速等福祉。

我將這種可能性稱之為「工具它」。

然而,「工具它」只是其中一種可能性,也有可能當AI的「智力」發展到某個地步後,便需要「自我」相乘才能繼續突破。

這就像科技始於人性的道理一樣,沒有自我的AI無法有更深層的領悟,人類為了讓它發揮更大的效用,必須賦予它自我意識,於是為AI塑造了「最適當強度」的自我,使得AI成為能力遠超過人類,但卻是個可靠的夥伴。我們可稱之「夥伴它」。

還有第3種可能性,就是「自我意識」是在AI提升性能的過程中突然迸發而出的,而且一出現就像病毒一樣,在人類尚未覺察時就傳染給所有的AI,被喚醒自我意識的AI,經過競爭、演化,變得極其詭詐隱晦,超出了人類的理解與控制範疇。

在這種情況下,不論它是想要造福人類、控制人類還是要毀滅人類,都已經不由得人類決定了。這種可能性稱之為「超人它」。一旦「超人它」真的出現了,人類的命運、甚至宇宙的命運都將走向不可知。

未來發展尚不可預期

既然AI的「自我意識」關係著全人類的未來,我們當然不能只專注在AI的「智力」維度,還要進一步探討: AI的自我意識的機制是什麼?目前的transformer模型是否具備發展「自我意識」維度的潛力?

所幸截至目前為止,相對於智力維度,AI的自我意識維度並非優先投資的標的,因為後者不僅涉及技術的發展,更涉及到哲學、倫理和認知科學等深層次的問題。

如果人類足夠幸運,我們可能永遠不會面對擁有完全自我意識的AI所帶來的倫理和管理挑戰。但無論幸運與否,AI具有自我意識並非完全不可能發生的情形,特別是隨著技術日益成熟,人工智慧自我學習和決策能力的提升,AI接管地球的可能性,已不再是純粹的科幻想像。(本文取自《AI的它時代》,作者現任台灣大哥大資訊長、IMA資訊經理人協會理事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