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下的湖景剔透澄淨輕盈。圖/李燕瓊(寄自德國)
文/李燕瓊(寄自德國)
那一天,天正藍,時序初秋了啊!
天微亮,小鎮尚未甦醒,輕如羽毛的秋日微風輕吹,枝葉隨風搖曳,晨光穿越葉縫,葉片隨光影變換,美妙極了。走往小湖,獨享著幽靜小西湖的天地精華,彷彿滿滿芬多精和雨露罩覆,我愉悅地深深深呼吸。
那琉璃色靛藍清晨的倒影如畫,湖中苔痕輕巧別致,就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苔痕上階綠」的句子,詩人藉「苔綠」襯顯其淡泊氣節的錚錚傲骨,而今傲骨難得。
面湖就可看到對面葡萄園小山丘上的一千三百年史蹟的古堡,東晉南宋詩人陶淵明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是「採景小湖美,悠然見古堡」,真幸福。
晨曦下湖光映照,明朗剔透更澄淨輕盈,看著心情都變美了,默默期許:靈感要像湖水一樣清明冰晶,更通透自己。
喜歡如此單純的美好,日常就從簡單開始!
美好其實一直在,可惜我們常常疏忽了眼下的小美,甚至視而不見。
想起德裔美籍現代主義建築設計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名言:Weniger ist mehr.(Less is more.),「少就是多」,少是精簡,多是完美;大師要求的就是「輕靈通透的建築本身和它裡外連續流通的空間」,輕簡為要。
閱讀到美國女詩人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 的詩: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一朵玫瑰就是一朵玫瑰……)。意思是:事物只是它們原本的樣子。
這與Mies先生的哲理異曲同工,很多事物表相下多是很單純的,莫要複雜化了。
人生行旅,就該如如清清淺淺的水流,有光有影,時晴時雨,滋味就蘊含在這多變的曲徑裡。